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商报

“机器人运动会”在较量什么

日期:05-16
字号:
版面:第A03版:重磅       上一篇    下一篇

  每一场机器人赛事都是对入局企业的一次科技综合测试,包括因克斯智能科技在内的南京企业正用创新实力支撑更多的国产机器人加速奔跑

  2025年,越来越多机器人出现在体育赛场上。

  4月,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活动中,各参赛队的人形机器人选手和跑者在起点同时起跑,一起参赛。紧随其后,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近日在江苏无锡举行,150多名机器人“选手”在运动场上各显神通,参与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等项目。8月,北京将迎来又一场备受关注的赛事——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从跑“半马”到运动会,机器人为啥要扎堆搞体育?在火热的现象背后,又有哪些企业支持国产机器人加速狂奔?

  机器人测试为何都选体育

  机器人测试为何都选体育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赛道上,人形机器人步伐各异:有的稳健如飞,有的左右摇摆像个孩子,甚至有选手突然跌倒或者因没电而“罢工”。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上的2V2机器人足球比赛,红蓝双方机器人在模拟绿茵场上攻防交替,贡献了“脚后跟进球”“中场射门”等名场面;投篮比赛中,机器人“铁墩”手腕轻扣,十投全中赢得满堂彩……

  “体育竞技提供了复杂多样的真实场景,对机器人来说意味着从感知环境到信息分析、再从实时决策到运动控制的考验,这正是机器人研发需要的。”在清华大学计算机博士、体育部博士后李晨曦看来,体育竞技是机器人技术理想的试验田,也是机器人迈出实验室、走向真实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一步。

  国际大赛一直是高新科技的试验场。从奥运赛场的计时系统、高速摄像机,到网球“鹰眼”、世界杯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人类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体育。

  体育需要科技,科技也需要体育。“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一名观众的感言一语中的。机器人比赛,正是一种科技综合测试。

  “为什么搞体育?”江苏一家科技企业人形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郭大宏说:“就是为了把机器人性能设计得更稳定可靠,向应用领域拓展。”马拉松的耐力、格斗的对抗、运球的走位,模拟了现实中复杂的动态环境,考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感知、能源管理等综合能力。

  竞技体育为机器人研发测试走出“一条路”,也为机器人走向大众、走向市场打开“一扇窗”。

  科技创新也需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玄智(深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赛事总监王奕涛说:“大家都在寻求突破,这次运动会能把这么多机器人研发企业的尖端科技进行集中展示,无疑可以助推前沿信息交流和技术整合。”

  利用体育赛事的高关注度和娱乐性,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对消除公众的技术距离感、提升社会认知度也是一大利好。“机器人运动会”在较量什么?多家参赛企业负责人坦言,希望借比赛为自家机器人争取更多曝光,拓展应用场景,发掘更多潜在市场机会。

  机器人赛事背后的“关节侠”来自南京

  机器人赛事背后的“关节侠”来自南京

  一场场机器人赛事的举办,也让众多低调却实力强劲的科技企业走到聚光灯下。南京因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克斯”)就是其中之一。在今年4月举办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超过半数参赛机器人使用了因克斯的关节模组产品,包括该次赛事的冠亚军队伍。

  比赛当天,各种“名场面”刷屏。北京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的机器人选手“大高个”——“天工Ultra”凭借稳定的7-8公里平均时速和高达12公里的峰值时速,摘得赛事桂冠。亚军由松延动力公司旗下的机器人“N2”获得。这位身高仅1.2米的“小萌娃”,以其出色且稳定的灵巧步态和高频率步伐,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我全程关注了这场比赛,天工、松延动力等机器人选手都展示出了优秀的运动控制算法和长时间运动能力,同时也验证了我们关节产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比赛一结束,客户就在第一时间跟我们分享了这份喜悦。”因克斯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徐龙洁说,“天工Ultra”和“N2”身上的所有关节,全部来自因克斯。

  不仅如此,当天参赛的加速进化、钢宝、灵宝、乐聚、青心等企业,也均为因克斯的重要合作伙伴和客户。据统计,超过50%的参赛机器人使用了因克斯的关节模组产品。

  “机器人除了大脑外,最重要的便是关节。”在人形机器人行业,这句话已成为共识。作为机器人核心硬件组成部分,关节集成了驱动器、电机、减速器、编码器和控制器等多个关键功能模块,占据了整台机器人超过50%的成本。

  那么,在马拉松赛事中,关节的性能好坏会如何影响机器人的比赛结果?徐龙洁介绍,在马拉松比赛中,关节对机器人核心动力的组成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中,关节的性能直接影响机器人的稳定性、精确性和持久性。

  “关节模组本身是一个系统的产品,涵盖结构设计、电机设计、电子设计、驱动算法等,是一个高度集成、各模块高度耦合的复杂产品。因克斯技术团队具备全面的能力,这也使我们能设计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为更多客户所认可。”徐龙洁透露,除了研发优势,因克斯还拥有自己的生产加工中心,具备自产能力,能充分掌握全工艺流程,专注每一个工艺细节,这种高效匹配的快速研发与生产能力,确保因克斯能持续提供市场领先的高质量产品。

  南京加速打造

  “机器人之城”

  南京加速打造

  “机器人之城”

  此前,大众的目光基本集中在人形交互机器人身上,而此次“浮出水面”的因克斯令人们意识到,在南京的机器人领域中,零部件配套率也正在持续上升。

  南京机器人公司主要聚集在江宁开发区、南京经开区、麒麟高新区、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区域及板块,以因克斯所在的江宁开发区为例,已集聚行业“隐形冠军”和“小巨人”在内的关联企业超100家,形成了以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和智能测控系统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2024年底,南京发布了《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明确提出打造“1+N+1”整机体系:第一个“1”表示打造工业机器人领先优势;“N”表示全面提升一批特色机器人产业;最后一个“1”代表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目前,南京市已集聚近百家机器人企业,南京机器人“一核多翼”的产业版图也已悄然成型:“一核”即打造江宁开发区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集聚区,“多翼”即江北新区、南京经开区、雨花台区、麒麟科创园、溧水区等围绕自身产业基础打造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经过多年深耕,从机器人整机制造到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再到机器人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焕新,南京形成了基本完整且极具延展性的产业链条。更值得关注的是,从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到“肢体”,从核心关键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厂商落地应用,整条产业链上都不缺挑战者和领跑者。

  集萃智能攻坚电动伺服、电液伺服系统,神源生智能科技量产六维力传感器,天创电子发布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南京民营企业带头啃下一个个“最难啃的骨头”。

  在机器人这条赛道上,这座六朝古都正展现硬核科技实力。正如当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奖杯被捧起时,它的每一处“关节”上,都刻着南京的印记。

  据新华社、南京发布、《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