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商报

一碗面“吃”出新花样

日期:04-09
字号:
版面:第A03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碗面“吃”出新花样

  打造面条系列短视频树立品牌形象、开发“鸡鸣福面家族”玩偶人气高涨、“面条+咖啡”的组合带来奇妙味蕾体验……在南京,众多餐饮品牌不仅在口味上大胆创新,还别出心裁将传统美味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吸引无数吃货寻鲜尝味

  科巷鸿福面馆里宾客满座,前来这里吃面的人,有不少是看了店主阮明杰拍摄的面馆视频慕名而来。

  南京鸡鸣寺樱花大道上游人如织,一款以古鸡鸣寺素面为蓝本设计的“鸡鸣福面家族”玩偶也人气高涨。

  牡丹江路江岛市集的麺面聚岛,“面条+咖啡”的组合带来奇妙味蕾体验,让不少顾客感到惊喜。

  在南京,众多餐饮品牌围绕一碗看似普通的面条,不仅在口味上大胆创新,还别出心裁将传统美味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吸引无数吃货寻鲜尝味,让承载人间烟火的传统饮食焕发出新的魅力与韵味。

  抢抓短视频风口

  提升面馆品牌影响力

  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位于南京科巷的鸿福面馆的店内总是坐满顾客。这家满溢着南京味道的面馆,不仅是周边不少居民和上班族的“第二食堂”,更因在短视频平台上出圈吸引四方吃货前来打卡。

  2008年,“85后”南京小伙阮明杰在城东七桥瓮附近开了一家面条小馆。小店开了两三年,阮明杰赚到了第一笔辛苦钱。接着他决定,在更有市井烟火气的地方开店。这就有了科巷的鸿福面馆。

  阮明杰回忆,十几年前的科巷并不是多么网红的美食街,人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还是一大早赶到科巷菜场,买上最新鲜的蔬果鱼肉。如果买菜的目的是给忙碌一天的家人准备晚饭,那么买完菜后就找家馄饨店或面条馆随便吃点午饭,无疑是绝大部分人的选择。于是鸿福面馆一开即火,一火即声名远扬。

  现在的科巷鸿福面馆不仅依旧是附近买菜居民解决午饭的选择,亦是无数“特种兵”来科巷扫荡一圈食物后,最后一定要打卡一碗南京正宗本地面条的存在。

  阮明杰介绍,鸿福面馆融合南北风味,各地来的顾客都能接受;而且面条筋道,有大肉、牛肉、猪肝、香肠、腰片、皮肚、肉丝等配菜18种,分量很足。最贵的面为78元一碗,碗如脸盆,可供三四人食用。普通的面只要20多元,味道鲜美,经济实惠。

  鸿福面馆在网上比较火,这与阮明杰常年坚持发布短视频宣传有关。“每隔两三天,我就推出一段精心制作的短视频,主要是结合当下热点谈面条知识,所以关注度比较高,提升了品牌影响力。”阮明杰说。视频内容丰富多样,比如结合食品安全和预制菜,谈鸿福面馆的进货都有溯源,全是现做现卖;结合网上热议的“南京的面条属于南方还是北方”话题,谈南京人吃面条的习惯和南京面馆特色等。

  近两年,阮明杰已发布664条视频,播放量超千万,树立了专业、精致、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品牌形象。据了解,鸿福面馆美团上仅科巷店就超1万人评价,近7000人晒图,好评理由占前三位的是“味道赞、分量足、口感赞”。

  发力城市文创

  “过家家”式售卖提供情绪价值

  “本来只是来赏樱,结果被‘鸡鸣福面家族’圈粉,南京文创太会了!”“每个蔬菜都有故事,买完感觉把福气带回了家。”近日,在南京鸡鸣寺的素面馆门口,不少游客拿着一款毛绒玩偶连连赞叹。

  “你好,面条喜欢吃软一点还是硬一点?”“啊要辣油呀,面条出锅咯,这个味道超级香哦!”工作人员戴着围裙、口罩,煞有介事地将毛绒食材切成小块后夹进毛绒锅里,再认真地撒上各种空气“佐料”,和面条一起“炖煮”后,一份毛绒绒的鸡鸣素福面就出锅了。

  据店员介绍,这款“鸡鸣福面家族”文创研发了半年,设计灵感来源于鸡鸣寺的素面文化,每套玩偶包括一个福气面碗和六个配菜小挂件,胡萝卜、西兰花、白菜、竹笋、香菇、土豆都有了可爱的名字和吉祥的寓意。“福萝卜——平安有福”“福阿财——拿白菜纳百财”“福阿顺——节节高升万事顺”……每个食物都有融入网络热梗的介绍,每样“食材”价格16元,福气面碗29元,整套购买价格为99元,对比动辄几百上千元的海外玩偶品牌Jellycat,更显性价比。

  虽然价格亲民,但服务内容可一点也没打折扣:店员会模仿一碗素面真实的制作过程,切菜、煮面、撒调料、打包,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为顾客讲解不同配菜的寓意。“也不是所有顾客都需要,顾客主动提出的时候我们会采用这样的方式特意打包。”店员表示这种“过家家”式售卖方式更吸引年轻的女性消费者,情绪价值拉满,能够激发消费者在短视频平台的分享欲。不少消费者是在网络上被“种草”后,特意赶来线下购买的。

  截至目前,小红书新增话题“鸡鸣寺玩偶”“鸡鸣寺素面玩具”等累计浏览量超1400万,话题讨论超1.3万。

  探索“混搭”组合

  带来全新餐饮体验

  在南京建邺区牡丹江路江岛市集的麺面聚岛,“面条+咖啡”的组合带来奇妙味蕾体验,让不少顾客感到惊喜。

  在店内可以看到,古法拌面售价12元一碗,配有豆芽、韭菜和豆干,还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牛肉、腰花、素鸡等浇头。随面搭配的是一碗大麦粥。主理人周文彬介绍,以高筋面粉加盐碱水和面,经过“三揉三醒”,再用手工抻拉或刀切,保留麦香与筋道。面条采用最古老的拌法——猪油加酱料,透出纯天然香味。

  店内咖啡品种既有经典款式美式、拿铁等,也有特调咖啡,如薄荷黑巧拿铁等。不少顾客会选择一份“古法拌面+美式/拿铁”的套餐,价格为36元,拌面配菜有青菜、素鸡、荷包蛋。“这种搭配很新奇,同时满足了对传统美食和时尚饮品的追求,可以称得上是中西合璧。”一名顾客笑着说。

  工作日的中午,在南京市长白街“陶大面馆”,店内几乎座无虚席。“我们做的是镇江锅盖面,但融入了南京特色。”店内主管罗绪山介绍。镇江锅盖面以独特的小锅盖煮面方式和筋道的面条著称,浇头原料都为镇江地产,如长鱼、腰花、肴肉、牛肉等。为了吸引本地顾客,用镇江风味的面条和汤料,加上南京流行的皮肚和熏鱼,让顾客感受到不同地域美食文化的碰撞。

  罗绪山表示,近年来,众多面馆品牌关于“一碗面”的创意层出不穷,这些探索既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美味的追求,也迎合了消费者对新奇、独特体验的需求。不过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因此并没有一个可以完全照搬复制的模式。

  罗绪山举例说,他们的面馆靠近老小区,因此宣传语是“做一碗有人情味的面”,不仅欢迎老人来消费,同时非饭点时间,店员还可以陪同老人聊天,面馆常成为老人活动中心。“对面条的创意宣传,都应当是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尊重与呼应,融入百姓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持续绽放光彩,让面条成为令人难忘的舌尖记忆。”罗绪山说。

  据《新华日报》

  《南京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