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新生:小米双Ultra旗舰
开启超高端新纪元
日期:03-05
破界新生:小米双Ultra旗舰
开启超高端新纪元
本报记者程宬
2025年2月27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携年度旗舰产品矩阵震撼登场。小米15Ultra影像旗舰与SU7Ultra性能轿跑双星闪耀,辅以米家中央空调Pro等全生态高端产品,标志着小米正式吹响向超高端市场进军的号角。这场被雷军称为“史上最Ultra”的发布会,不仅是对过去五年高端化探索的总结,更是开启“人车家全生态”超高端战略的里程碑。
巅峰影像重构移动摄影边界
作为小米数字系列“十年磨一剑”的集大成者,小米15Ultra以“夜神”之名重新定义移动影像天花板。其搭载的徕卡超纯光学系统,突破性地将1英寸LYT-900主摄与2亿像素超长焦镜头整合,实现400mm无损变焦与全焦段夜景纯净画质。实测数据显示,即使在0.5勒克斯的极暗环境下,主摄进光量仍较前代提升38%,彻底终结手机夜拍噪点、眩光等顽疾。设计层面,小米15Ultra向徕卡百年光学传承致敬,采用经典相机式拼色机身,松柏绿与黑银双拼版本融入意大利手工鞣制皮革。技术突破不仅限于影像,6000mAh硅碳负极电池与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的组合,在2K分辨率屏幕上实现12小时重度续航,配合天通卫星通信与7公里无网通技术,真正实现“巅峰性能无死角”。
性能“猛兽”刷新量产车极限
售价52.99万元的小米SU7Ultra,以1548PS马力和1.98秒零百加速成绩,将百万元级超跑性能装入四门轿跑车身。这款纽北赛道认证车型采用5.5碳纤维轻量化架构,配合285kg下压力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在原型车阶段即跑出7分12秒的圈速记录。值得关注的是其安全系统的革新,全球首创的“误踩油门抑制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预判碰撞风险,在38毫秒内切断动力输出并联动AEB制动,较传统系统响应速度提升3倍。车内空间的科技豪华感同样令人瞩目,超过5的Alcantara面料包覆配合主动侧翼支撑座椅,将赛道激情与行政级舒适完美融合。搭载的XiaomiHAD智驾系统依托11.45EFLOPS算力集群,已实现城区道路99.7%场景的脱手驾驶能力。雷军现场透露,小米正联合头部险企研发智驾专属保险产品,预计4月推出行业首个“零顾虑智驾保障方案”。
生态破壁:高端家电打响攻坚战
米家中央空调Pro的发布,标志着小米正式向外资巨头垄断的高端硬装市场亮剑。这款对标大金VRV系列的产品,通过自研的霜冻自适应技术,在-25℃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106%额定制热量,配合29999元的补贴后价格,直接击穿外资品牌40%以上的溢价空间。同步亮相的米家冰箱Pro双系统法式平嵌款,以4499元预售价提供-30℃深冷保鲜与离子除菌双黑科技,预售开启1小时内即突破万单。生态互联能力的突破更显战略野心。小米15Ultra首次实现与苹果生态的深度互通,实况照片跨平台传输动态效果无损保留,文件传输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5倍。配合299元起售的智能音箱Pro与1499元Buds5ProWi-Fi版,小米正构建起兼容iOS/Windows/澎湃OS的全场景交互体系。
五年蓄力:注重研发结出硬核硕果
这场发布会背后,是小米五年累计1050亿元研发投入的集中爆发。SU7Ultra搭载的超级电机V8S,以27200rpm转速刷新全球量产电机纪录,其纳米晶硅钢片工艺将铁损降低67%;影像系统采用的蓝宝石微棱镜阵列,通过288层薄膜堆叠实现98.7%透光率。智能制造端的突破同样惊人,小米自建的光学镜头无尘车间,良品率已达行业顶尖的92.3%。市场层面的布局更具深意。小米15Ultra海外版将于巴塞罗那MWC全球首秀,直接登陆欧洲599欧元起的高端腹地;SU7Ultra纽北限量版将赛道基因与收藏价值结合,首批100台盲订名额30秒告罄。雷军现场立下军令状:“SU7Ultra年度销量必破万台,这是小米冲击全球超高端市场的首场战役。”
服务革命:重新定义旗舰体验标准
在4000多家小米之家同步启动的“钛金服务计划”中,购买双Ultra产品的用户可享7×24小时专属工程师响应、1小时快修承诺及不限次数的上门服务。更引人注目的是影像旗舰用户专享的“大师护航”权益,包含每年两次徕卡工程师镜头校准、每月1TB云原生RAW格式存储空间,甚至可预约国际影展策展人进行作品指导。这些服务创新背后,是小米对超高端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数据显示,小米徕卡影像大赛四年间累计收到35万用户投稿,其中19%的获奖作品使用专业模式创作。此次新品特别加入相册一键参赛功能,配合即将落成的上海小米影像艺术中心,构建起从创作到展示的完整生态闭环。
未来五年:全球科技王座的终极竞逐
站在创业十五周年的节点,小米已明确“三级跳”战略:从站稳4000-6000元主流高端区间,到突破6K+超高端市场;从单品类突围到全生态协同;从中国市场到全球高端腹地。这场发布会展现的不仅是产品力的飞跃,更是体系能力的全面升维——北京亦庄的智能制造基地可实现每76秒下线一台SU7Ultra;武汉研发中心的200个联合实验室正攻克第三代固态电池技术;慕尼黑设计中心吸纳的前宝马团队,已着手2028款概念车的设计。
正如雷军所言:“当中国科技企业集体突破价格天花板时,世界产业格局必将重塑。”小米双Ultra的横空出世,既是企业进化的重要注脚,更昭示着中国智造向全球价值链顶端攀升的不可逆趋势。这场始于影像与速度的变革,终将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科技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