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商报

王志河:扎根沃野的90后“农机医生”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A10版:江苏商报 今日盐城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志河,男,汉族,1999年1月生,中共党员,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兆丰村四组村民。他是痴迷农机的乡土少年,凭借日夜钻研,斩获全国和省农机维修技能大赛冠军6项。他是奔波乡野的“田间医生”,创新提出“维护保养三步法”有效降低农机故障率40%、提升作业效率10%,为农业生产节约成本超百万元。他是传承技艺的青年工匠,作为国家级裁判员和盐城生物工程学校特聘教师,他经常进镇入村举办免费农机培训,推出“理论+田埂”双轨教学模式,累计培养高素质农机人才超千人次。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从田间少年到国赛冠军

  生于盐东镇兆丰村的王志河,自幼在农机轰鸣声中成长。田间地头的拖拉机、收割机不仅是儿时玩伴,更成为他痴迷的研究对象。初中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在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系统学习机械构造与维修知识。

  踏入校园后,王志河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吸收着知识的养分。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讲解农业机械装备零部件与整机的构造、设计、加工等知识;实训课上,他更是一头扎进操作间,反复练习各种技能。2017年,这个在实训车间日夜钻研的农家少年,接连斩获江苏省职业院校中职组农机维修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农机维修技能大赛冠军,用金牌印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19年毕业季,面对亲友进城发展的建议,王志河却带着工具箱回到家乡。

  初到合作社,王志河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欠缺。他虚心跟老师傅学习农机驾驶、售后维修和规范操作技能,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参加各类培训班。2022年他创办志河农机合作社后,白天在泥泞田埂间抢修农机,夜晚挑灯钻研维修手册,带领团队完成500多台次紧急抢修,为农业生产节约成本超百万元。他总结出“维护保养三步法”,使农机故障率下降40%,维修成本降低30%,作业效率提升10%。他还创新研发的“移动诊疗车”实现田间即时维修。

  薪火相传育新苗

  手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王志河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推动农机行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为区农机维修服务网格成员,他积极组织并参与多期农机培训。从最基础的农机部件认识,到复杂的故障排查与维修技巧,他都耐心细致地讲解和示范。几年来,王志河累计培训各类机手、学员500人次以上,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机人才。

  作为盐城生物工程学校特聘教师,他创新性地开发出“理论+田埂”双轨教学模式,累计培养农机人才超千人次。他指导的学生在2024年乡村振兴技能大赛中斩获国赛铜牌,助力349人通过中级工、74人通过高级工考试,培养的中高级技能人才达423人。担任六省职业院校农机检修赛项裁判长期间,他积极推动校企共建10个实训基地,为农机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面对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机等智能农机具不断涌现。王志河果断腾出时间进修学习,学成归来马不停蹄地将所学的新技术、新技能传授给农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智能农机。

  2024年4月28日,王志河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他依然保持着那份质朴和谦逊。他坚定地说:“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需要像我们这样的‘新农人’接续奋斗。我将继续刻苦学习、勤奋操练,一步一个脚印,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晨董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