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静
中秋月圆夜,森林起华章。10月6日晚,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第四场演出在中山陵音乐台如约上演。
著名指挥家洪毅全携手中国交响乐团、班多钮表演艺术家马里奥·斯特凡诺·皮特罗达尔基,共同带来以“满月入谱 乡愁成诗”为主题的音乐盛宴,将中秋的情感与森林的自然韵律完美融合。
这一晚,音乐是思念的载体,舞台是团圆的延伸。无数家庭携老扶幼相约而来,在月光与乐声的交融中,共度这个充满温情的团圆之夜。
中秋月圆夜,世界旋律诉团圆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昨晚7时30分,中山陵音乐台的天然穹顶下,月光与舞台灯光交织成梦幻光影。
本场演出以“乡愁”为情感脉络,以精心编排的民间舞曲烘托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中国交响乐团在指挥洪毅全的执棒下,以加布里埃尔·皮尔纳《拉蒙乔》序曲拉开序幕,悠扬旋律随晚风掠过音壁,在圆月的映衬下更显意境。
洪毅全原创的《功夫协奏曲》成为当晚的首个高潮,中国民歌基底的旋律与功夫表演者曹佳龙的招式韵律无缝衔接。
在接下来的曲目中,乔治·比才《法兰多尔舞曲》将普罗旺斯的民间热情倾泻而出,阿拉姆·哈恰图良《场景与响板舞》则以浓郁的亚美尼亚风情,在响板的清脆节奏中诉说古罗马时代的英雄传奇。
随后,儒勒·马斯奈《阿拉贡舞曲》《纳瓦拉舞曲》相继奏响,西班牙两地的风土人情在跃动的旋律中交织碰撞……
当晚,来自法兰西的浪漫、奥地利的优雅、捷克的欢腾、阿根廷的激情、意大利的诗意与中国的东方意蕴,在金陵的月光下和谐共鸣,共诉团圆。
新声绘团圆,曲目焕新韵
本场15首精心编排的曲目,不仅以旋律呼应中秋团圆,更在演绎形式上大胆创新——意大利班多钮表演艺术家马里奥·斯特凡诺·皮特罗达尔基的加入,堪称整场演出最惊艳的艺术突破。
当马里奥携手风琴登场,琴身开合间溢出的独特韵律,瞬间打破传统交响乐的听觉边界,皮亚佐拉《自由探戈》便成为全场的焦点。随后,在洪毅全的指挥下,马里奥携手中国交响乐团,以班多钮琴焕新演绎了聂耳的经典作品《金蛇狂舞》。
在令人熟悉又充满着新鲜的探戈味儿的《野蜂飞舞》的返场声中,全场气氛达到顶峰。急促旋律骤然响起,马里奥再度携班多钮登场,乐器的独特音色与乐团弦乐、木管交织,似无数野蜂振翅掠过秋夜林梢,班多钮的灵动转音为乐曲注入别样活力,原本明快的旋律更添一层“蜂鸣”的鲜活质感。
曲毕,马里奥用中文为中国观众送上了真挚的祝福:“中秋快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本次演出能够完成得益于出色的指挥家以及优秀的乐团,在表演的过程中,观众非常沉浸其中,观众也感受到了我们努力传递的能量。对我来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森林中演奏,我也希望还能够再来,这里的一切都围绕自然展开,都存在于自然之中,实在是太奇妙了。”
月圆乐圆人圆,中秋乡愁化作共赏欢愉
月到中秋分外明,乐至深处情更浓。昨晚的音乐台,成了千万家庭的“团圆客厅”。父母带着孩子初次感受交响乐的震撼,白发长者随着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轻轻颔首,恋人们在《爱之歌圆舞曲》中双手紧握。
这场融汇世界民族音乐精华的盛宴,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情感的凝聚。音乐会用中外乐韵,让中秋的乡愁化作共赏的欢愉,在山水城林间,书写着“音乐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的精彩篇章。
未能亲临现场的乐迷也通过线上平台共享了这份中秋之夜的团圆。此外,今年南京森林音乐会在南京体育学院灵谷寺校区增设了第二现场,10月6日、7日,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第二现场的大屏幕实时观看音乐会的演出,还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现场互动和市集活动。
10月7日晚,让我们再次相聚中山陵音乐台,共同欣赏户外芭蕾舞剧“红裙踏歌 响板逐光”——《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