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旖旎 通讯员 李欣 李慧珍) 9月28日,主题为“智能创新 脑联未来”的脑机接口创新技术赋能产业应用会议在南京市栖霞区举行。现场,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联盟、江苏省智能医学工程学会脑机接口专委会同步成立。
据了解,此次成立的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由江苏省人民医院、栖霞区人民政府、仙林大学城管委会联合多方共建,旨在聚焦脑机接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关键环节,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发展和临床转化。
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落子栖霞,得益于其独特的“三区联动”优势。近年来,栖霞区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形成了大学城创新圈、行政区孵化圈、经开区产业圈“三圈叠加”的完整创新体系,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土壤。研究院理事单位汇聚了政、产、学、研、医等15家核心单位,包括栖霞区人民政府、省人民医院、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省药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电科14所、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宝石花医药科技等,构建起支撑产业发展的雄厚资源网络。
此次,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联盟同步成立。联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教授担任理事长,汇聚了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临床医院等资源力量,共同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人机交互、智能装备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会上,栖霞区发布了《栖霞区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形成“政策+空间+服务”的综合赋能体系,包括建设国家、省级脑机接口创新平台、脑机接口产业园区以及产业链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领军企业,新引进的战略科技人才等,都将分别给予资金补贴和支持。入驻江苏脑机接口创新产业园的企业,可享受免租场地和平台技术支持等相关优惠。此外,栖霞区还专门规划6万多平方米优质产业载体,建设江苏脑机接口创新产业园,产业园分布于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南大科学园、仙林智谷、新港医疗器械园等核心区域,实现“产业协同+专业载体”双重支撑。
现场还发布了江苏省人民医院脑机接口临床研究政策与规范、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项目指南、江苏省人民医院脊柱损伤数据集和脑机接口研究病房情况等,为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提供“标准化快车道”。
据悉,会议由栖霞区人民政府、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