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根生
近日,在全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决赛中,宗鹏飞、石昊、朱信超、时娅、潘雨辰、龙正、曹艺洋等7名选手,分别荣获化工(生物医药)、钢铁、机械、轻纺、新能源、建筑、电力等7个行业赛道第一名。
《人民日报》曾刊文提醒创新型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先要打赢“班长的战争”。在信息化条件下,班这个最小战术单位可直接与指挥部信息转换,成为决定全局之要。受此启发,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提升班组长胜任力,有的企业甚至提出“一线要敢于配‘少将连长’,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可以讲,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也是要借助实战和比拼,发掘并培育“懂技术、善管理、能创新”的班组长骨干力量,为打赢“班长的战争”提供人才保障。
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9月9日,世界上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桥梁钢产品由南钢供给。报道称,南钢桥梁钢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众多国内外标志性大型桥梁项目。“南钢强”就和“班组强”密不可分。南钢有600多个班组,“打造卓越班组,引领创新发展”已成为南钢的惯常做法。在本次全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中,南钢有12名选手从初赛胜出,石昊夺得钢铁行业赛道头名。可见,班组长强则班组强,班组强则企业强。确保市场竞争有胜算,先要确保“班长的战争”有胜算。
争当卓越班组长,特别需要以“院士班组长”余梦伦为榜样。1960年,余梦伦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一生中,他的最高职务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一部十一室一组班组长。他和组员刻苦攻关50年,为攻克弹道设计方面系列工程难题作出了突出贡献。当选为院士后,他依旧在做班组长。他说,“我适合这份工作,热爱这份工作。”这个班组已被命名为“余梦伦班组”,他也成了“终身名誉班组长”。
培育和争当卓越班组长正当其时。在刚刚闭幕的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上,现场集中发布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4100多项、企业技术需求3600多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了更大空间。这实际上是“科技扩散”过程,即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班组及班组长胜任力决定着“科技扩散”成效,也决定了企业未来。借助培训和实战提升班组长竞争力,用荣誉和薪酬激励引领班组长向卓越看齐,比以往显得更为迫切,企业当多些主动和投入。所有班组长更应多些“使命觉醒”,在用足产学研合作对接机遇中不断优化自己,全力以赴打赢“班长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