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否则是立不住的。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
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就是要求我们履行好“保一方平安,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职责,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创造政绩,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在谋划大事时、推进工作中,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愿望为第一取向,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追求,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把个人的政绩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牢记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才能创造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真心拥护的政绩。
创造什么样的业绩: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人是历史的人,历史的人干历史的事。我们在看待政绩和创造政绩的问题上应有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政绩、从历史发展的需要出发创造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新功,就是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不顾历史条件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政绩,脱离实际的高指标、违背规律的快速度,最终都将被历史和人民所否定。不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不论是政策措施的推进,还是具体事项的办理,都要充分考虑和深入分析是不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是不是符合历史发展的阶段、条件和需要。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要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要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急于求成搞的“政绩工程”、欺骗群众造的“面子工程”、迎合上级树的“形象工程”,这样的假政绩既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又经不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怎样创造业绩: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又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精神状态问题是觉悟问题、追求问题、理想信念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精神状态关系工作作风,关系政绩大小。2023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同推进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是创造政绩的动力之源。“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拼、要靠干。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同时,我国发展也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需要有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的强烈愿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保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状态,变挑战为机遇、化不利为有利,挺膺担当、善作善成,在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作者为中共南京江北新区工作委员会党校正高级讲师、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