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茉莉茶座“泡新茶” 人才客厅育“菁YING”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干事创业,唯在得人。9月28日,六合经济开发区茉莉茶座·人才客厅菁YING汇系列活动启动,菁YING汇首期开讲,六合经开区及新材料产业园全体工作人员、龙池街道部分相关人员共聚一堂“充电蓄能”,以专业能力、政治素养的持续提升,助力经开区更好支撑六合“两个千亿”奋斗目标加快实现。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终身学习是时代要求,也是个人成长必然。2015年6月,“茉莉茶座”品牌依托微信公众号“上线”,开启了线上服务的新篇章。2023年12月,“茉莉茶座·人才客厅”平台启用,一年多来已开展活动90余场,服务企业近千家,服务人才4000余人次,成为六合经开区面向全区人才和企业推行“1+1+3+N”全链条服务机制的重要载体。

  当下,作为六合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六合经开区正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奋力攻坚,这对经开区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前,六合经开区发布了《“棠小菁”成长赋能计划》,通过打出“导师帮带”“梯度培育”“双轨育才”等一套组合拳,着力构建“选育用留”全周期培养体系,为园区每一位“‘菁’开人”成长赋能、搭台、护航,为经开区“二次创业”打造一支堪当重任的生力军。

  以“菁YING”之名,奔赴经开区“二次创业”新征程,建功六合“两个千亿”。此次,六合经开区深化和拓展“茉莉茶座·人才客厅”平台功能,打造菁YING汇系列活动,通过老员工带着经验“引路”,年轻人带着新知识、新思维破局,让“茉莉茶座”这个品牌“老店”泡出一杯香气氤氲的“新茶”,让走进“人才客厅”的青年人才都能提升能力本领,实现从“经开人”到“‘菁’开人”的蝶变。

  菁YING汇第一期活动现场,东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斌走进“专家讲堂”,从“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这一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出发,通过对新能源产业集聚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一套系统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建构了一条实践路径,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提供了前沿指引。

  在随后的“棠小菁”讲堂上,六合经开区青年骨干——产业投资部部长颜巧中,管培生——经济发展部工作人员张卓,分别结合各自领域作了分享,用鲜活的故事、扎实的数据,将复杂的基金知识体系等讲得通俗易懂,从GDP核算方式到园区经济数据,再到未来发展建议条分缕析,既“接地气”也具有启发性。

  “菁YING汇大讲堂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顶天’的战略洞察,一头连接着‘立地’的实操经验,而行走在这座‘桥’上的,正是我们这些不断获得成长的工作人员。”新入职不久的六合经开区经济发展部工作人员蒋佳慧,参加此次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大讲堂切实为大家注入了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活力,必将成为经开区“启智赋能”“凝心聚力”的重要载体。

  “经开区‘二次创业’的传承要求、‘产业升级’的通道路径、‘千亿目标’的担当作为,催促着我们需要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梯次衔接、活力迸发的人才队伍,把老经验和新理论的‘种子’播撒在‘二次创业’的‘土壤’里,结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落地、推动产业升级的‘硕果’,将个人目标与园区支撑全区‘两个千亿’的发展目标同频共振,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六合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翟龙表示,菁YING汇系列活动的开展,就是让行业专家的智慧助跑经开区人才队伍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双提升,让园区经验丰富的同志领跑“二次创业”的传承之路,让年轻中坚力量追跑“两个产业增长极”的双通道,让青年骨干担当作为跟跑“千亿目标”的主战场,逐步形成“领跑者传递传承、追跑者开拓新局、跟跑者奋起担当”的良好局面,让每一个“‘菁’开人”都能在经开区找到舞台、发挥价值、成就事业。

  “茉莉茶座”飘香久远,“人才客厅”大门敞开,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将在六合经开区这片发展热土上竞相奔腾。

  陆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