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地铁4号线二期穿江段
盾构掘进已完成77%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A07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通讯员 宁建轩 记者 吴春霞) 正在进行“穿江之旅”的地铁4号线二期近日迎来新进展。记者24日从市建委了解到,4号线二期过江隧道段盾构掘进里程已达2370米,完成全程的77%,距离到达江对岸更近一步。

  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起于一期终点龙江站,依次下穿夹江、江心洲、潜洲、长江北岸后,沿定山大街、浦乌路向南,终到珍珠泉东站,线路全长约10公里。其中,过江大盾构隧道段为全线关键节点。

  隧道工程始于建邺区江心洲中间风井,下穿江心洲长江大堤、潜洲和长江主航道后,在滨江站接收,隧道全长3062.6米。盾构掘进过程中,掘进最低点位于长江水面下68.58米,为目前长三角区域过江地铁隧道建设的最深深度。

  记者跟随施工人员由始发井乘坐施工升降机进入隧道底部后,看到已成型的隧道管壁平滑顺直。“我们所在的隧道最大覆土厚度约56.7米,最大水土压力高达7.4bar,相当于盾壳上指甲盖大小的地方就要承受约7.4千克的重量,如何防控超高水压下掘进渗漏水、管片上浮等问题当时研究了很久。”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项目工程师武文清介绍,项目部采用同步注双液浆技术,将液浆凝结时间从传统单液浆的6—10小时,大幅缩短至10—15秒,将管片上浮、错台精度等参数严格控制在技术标准范围内。

  长江江底地质情况复杂,盾构隧道需要穿越粉质黏土、卵砾石、泥质砂岩及砂质泥岩等13种不同地层以及强度不均匀的复合地层。武文清进一步解释了地质差异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从始发井向江对岸推进初期,那边以粉质黏土、粉细砂等地质为主,掘进难度相对较低,平均每天能完成8环施工。当前所处区域,地质以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为主,岩石硬度明显变大,每天控制在2环左右。”

  截至目前,过江隧道内盾构管片已拼装至1185环,盾构掘进里程达到2370米,完成全程的77%。

  4号线二期工程是我市建设的第4条过江地铁线。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加快推动长江两岸融合发展,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过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