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为希望的田野注入青春力量

日期:09-27
字号:
版面:第A04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全民

  金秋的高淳固城湖畔,飘荡着丰收的喜悦与青春的朝气。昨天上午,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十一届南京农业嘉年华主场活动开幕舞台上,全场“聚光灯”打向了8位特殊的主角——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82年,正值“当打之年”;更有3位“90后”,意气风发。8位新农人登台集中展示各自领域创新成果,他们不再是传统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是手握新技术、心怀新理念的新农人。活动现场,记者采访了他们中“最年轻”的3位。

  “96”沈子杰:有机蔬菜卖到香港,打造南京首个“盒马村”

  1996年出生的沈子杰最近很忙。从2022年接过父亲手中的有机农业种植“接力棒”起,他在短短3年内快速成长,肩负起种植、管理、销售等全部事务,成为溧水普仁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负责人。

  有机蔬菜对土壤、用药等要求标准高,不能使用普通农药,防控手段较单一,比普通种植出来的蔬菜更健康,但风险也更大。刚回来时,沈子杰就碰上了让他至今心有余悸的事情——13个大棚的豇豆因为蓟马虫害全部报废。面对挫折,沈子杰认真反思、仔细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

  目前基地依托“有机堆肥+生物土壤改良+均衡精准施肥+全程生物植保”四大核心技术,确保每一棵蔬菜都达到“零化学农药、零化肥、零激素”的有机标准,深受消费者欢迎。

  “我们基地每天稳定上市约15吨有机蔬菜,保证新鲜。”沈子杰说,依托现代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那些带着田间露水的有机蔬菜,当天就能稳稳登上南京、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商超的货架。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早已走出内地,成为华东唯一直供香港的蔬菜基地。“现在每周固定有两批有机蔬菜发往香港,供应量稳定在6000公斤左右。”沈子杰表示,全程冷链专车运输,不仅实现了北上深等城市“当日达”,更可保证香港市场“24小时鲜”。

  盒马平台的订单占据了普仁基地约一半的供货量,因此基地所在的邰村也被称为南京首个“盒马村”。沈子杰透露,因为基地种出来的全是有机蔬菜,市场价平均每公斤能卖到40元,而且基本不愁销路。去年公司销售额4000多万元,每亩收入5万元到10万元。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形成巨大的高品质鲜食蔬菜需求,沈子杰也对未来信心满满,“希望更多人可以吃到普仁‘带着小时候味道’的有机蔬菜。”

  “94”陈蓉:为农机装上“大脑”,“农二代”改造农场

  在高淳区东坝街道,提及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的陈福明父女,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尤其是对于陈蓉,村民们评价:这个女娃子很厉害,年纪轻轻,种田却很“老到”。

  1994年出生的陈蓉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市区开美甲店,父亲陈福明是高淳远近闻名的种粮“老把式”。2020年左右,她和丈夫诸良回到村里,跟着父亲从零学起,当起了新农人。

  工作中,她亲眼看见了传统农业的困境:劳动力老龄化严重,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而自家农场1万多亩的稻田,需要大量的施肥、喷药等作业,如果采用传统农业方式,工作强度和作业效率都面临重大考验。作为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陈蓉深知科技是解决农业难题的关键。她亲自参与并动员农场职工、家庭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农机技术培训,先后到句容、金坛、苏州等地学习,通过培训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理论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水平都有所提升。农场又先后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购买了拖拉机、旋耕机、高速插秧机、无人机等80余台(套)农业器械,还建立起一支20多人的农机专业服务队伍。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又给农场的机械装上北斗导航系统、智能数据平台等‘大脑’,工人们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远程操控机器工作。”陈蓉告诉记者,地还是那块地,但“玩法”早就升级成了“智慧农场2.0”。

  “91”曹小威:“海归”钻进大棚,小葡萄种出大“钱”景

  见到曹小威时,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是一名“90后”。常年起早贪黑在田间劳作,让曹小威长着一张比同龄人更成熟的脸。殊不知,1991年出生的曹小威还是名海归人才。

  曹小威是土生土长的江北新区盘城人,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开始种葡萄,可以说是父母靠着种葡萄挣来的钱,供他长大读书的。儿时的记忆让曹小威对葡萄有一种别样的情结。2018年他从国外留学归来后,就在自家的60多亩葡萄大棚里“折腾”起来。

  跟父母辈种植葡萄依赖于经验不同,曹小威更重视科学技术。他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在国外了解到的葡萄种植技术相结合,用3年时间精心打磨出了从剪枝到采收的全流程时间规划表。同时,他舍弃了单价相对较低的夏黑、乒乓葡萄等传统葡萄品种,引入阳光玫瑰、妮娜皇后、浪漫红颜等新兴品类。

  “我一直相信市场上优质的葡萄品种是占主导地位的,做好葡萄品质,不愁卖不出高价。”曹小威告诉记者,就拿今年来说,虽然市场上葡萄价格下滑得厉害,但自家农场里的妮娜皇后葡萄,采摘价依然能达到每公斤100元,目前农场销售额约200万元。

  尽管自家农场葡萄销售还不错,但是目光敏锐的曹小威未雨绸缪,决定换一种新“玩法”。“在种好葡萄的同时,去年我又新开辟了40亩土地,打造了‘忆时光共享菜园’项目。”曹小威介绍,他将土地划分为10平方米到2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地块,出租给城里人种菜,租客可以自己种,也可以托管给农场,收获的蔬菜都属于租客。

  现在,曹小威打造的共享菜园已被500多户城里客户承包,每年仅租金部分就为农场增加60多万元收入,还带动了农场更多的“二次消费”。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一批学有所长、脑筋灵活的青年,投身南京乡村的广阔天地干事创业。他们给乡村带来了新思维、新观念、新办法,让南京“希望的田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