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热搜热榜到底由谁做主?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A06版: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 刘大山

  近日,小红书、微博、快手、今日头条、UC等多家网络平台因热搜机制问题被网信部门约谈,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从相关部门披露的情况来看,各平台热搜热榜存在的问题包括扎堆呈现不良信息内容、制造信息茧房、渲染恐慌焦虑等。这些乱象破坏了清朗的网络生态,侵蚀了主流价值观念,削弱了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

  表面看,热搜是数据流量的自然呈现,是算法根据点击、转发、评论等行为自动排序的结果。但实际上,算法背后仍是人在设定规则。哪些内容被加权、哪些被过滤,哪些话题被推上高位、哪些被悄然隐去,每一步操作都是平台价值取向的投射。数据是冷冰冰的,但运营数据的人不是。热搜榜上“明星琐事”扎堆、情绪化话题频现,恰恰说明平台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规早已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平台应当建立人工干预机制,不能完全放任算法主导内容流向。但现实中,“流量至上”的运营逻辑仍占上风。毕竟,争议性话题容易带来瞬时热度,情绪化内容更能刺激用户停留。甚至在利益驱动下,“人工干预”比算法危害更大,成为暗中助推不良信息的推手。

  在当下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热搜热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它不仅反映大众关心什么,也在无形中塑造大众该关心什么。若榜单长期被娱乐八卦、焦虑对立充斥,公共讨论的空间就会萎缩窄化,社会共识的根基也可能被侵蚀。平台创造商业价值无可厚非,但绝不能成为谣言诽谤、恐慌焦虑、愚弄公众、撕裂共识的幕后推手,这是底线也是红线。

  热搜热榜到底谁做主?技术只是工具,真正做主的应当是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平台需要真正把主体责任扛起来,让算法服务于内容质量,而非一味追逐热度;让热搜既能反映民声,也能引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态。这不是苛求,而是平台作为信息守门人应尽的本分。只有当榜单不再被浮躁和偏差主导,它才能真正成为有益于公众、有助于社会的信息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