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早上8时许,74岁的柏先生就从新街口的家中赶往三汊河社区参加南医大二附院的健康大篷车巡回义诊,这也是今年健康大篷车的第89场巡回。“中午的事,到晚上就记不起来了,我怀疑是病了。”再过三天恰逢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南医大二附院神经内科的团队随着健康大篷车提前下沉到社区做认知障碍干预服务,柏先生就是冲着认知障碍筛查来的。
基层社区专科资源紧缺,自2021年开始,“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以巡回医疗服务车为载体,配备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儿科、全科、骨科、康复科等专科“精兵”,携带便携式医疗设备,每周定时定点下基层送健康服务,解决老百姓看专科难的现实问题。“之前健康大篷车三个月来一次,后来缩短到2个月,再到现在每个月都来义诊,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三汊河社区书记梁学银说。
巡回医疗队成员——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永兵表示,义诊中前来问诊的皮肤病人有很多习惯自行买药使用,反反复复用不好,到健康大篷车来,能做皮肤检查,医生能问诊开药,给予规范化治疗,治疗效果不错,老百姓就很开心。病情复杂点的病人,通过健康大篷车转诊到医院复查,精准对接医生,也能保证治疗的延续性。
66岁的王女士长期有鼻塞、鼻涕串流不止、鼻腔不通气的问题,“跑了很多医院,药也是吃了很多,就是不好,前后也花了好几万。”在健康大篷车的义诊中遇到了耳鼻喉科金芳医生,“医生问诊很细致,当时就给做了检查,说是变应性鼻炎,需要规范化的治疗。”在健康大篷车上开了处方,药品直接快递寄到了家里。之后两次复诊用药后,症状完全消失。“前后用药治疗了一个多月时间,总共药费就花了200块不到就好了,病再也没犯过。”王女士非常开心,为医生送去了锦旗。
当天的认知障碍筛查吸引了周边众多老人的关注,医生问诊台前围满了咨询人群,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医生,我这种情况是不是老年痴呆了?”83岁的杨金妹老人就是其中一位。“妈妈记不住事,经常和家里人吵吵闹闹的,和家里人关系处得紧张。”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做认知障碍测试,结果测试得分还不错,并不像老人担心的那样,医生给予了科普宣教以及家庭照护方式的指导,母子二人带着笑容满意地离开。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基层群众对怎么看病这事也很茫然,今天找这个医生,明天看另一个医生,治疗效果也很难评。”南医大二附院医务处处长、巡回医疗队成员——神经内科主任吴晋在参加了四年的义诊服务后,看到了健康大篷车对做好疾病筛查、提升诊疗能力所起的作用。
“我们把高年资的医生充实到巡回医疗队来,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见到三甲医院的资深专家,享受到规范化的医疗服务。群众对医生从不熟到熟悉再到信任,依从性越来越高,筛查转诊到上级医院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吴晋说,当群众上到健康大篷车那一刻,就是进入了筛查—预防—治疗—随访的链条环。南医大二附院以健康大篷车为载体,通过医联体、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发挥辐射效应,提升基层诊疗水平。把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前端延伸,实施早筛早防早治,织密基层健康防护网,这也是符合国家倡导的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陈艳萍 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