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
大到暴雨、9级大风……2025年度最强台风“桦加沙”来了,在其外围环流影响下,距离台风中心近2000公里的南京,已感受到了“风王”的威力。
已近9月底,为何还会有如此厉害的台风?记者采访了解到,台风并不是夏天的专属,9月台风“凶猛”也并不罕见。
“桦加沙”外围环流影响我市,带来大风大雨
昨天上午,天气晴朗,以云系变化为主,气温上升迅速,截至10时已升至28.7℃。
下午到夜里,全市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雨,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7到9级。虽然有雨,但气温并不低,在31℃—32℃。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受冷空气和第18号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的共同影响,23日夜里—25日有明显降水过程。昨晚,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今天,全市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大雨、部分地区暴雨,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7到9级。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束宇介绍,本次降水的短时雨强最大可达30—50毫米,降雨中心主要在沿江以北区域,包括六合区、浦口区和主城区北部区域。
雨势虽猛,但强度并不持续。25日全市阴有阵雨或雷雨,降雨减弱;26日后降雨停歇,以多云到阴天气为主。
气温方面,24日气温显著下降,最高气温仅25℃—26℃;25日与前一天持平;26日起气温再次升高,预计在29℃—30℃。
“全球风王”是如何“炼”成的?
“桦加沙”是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被称为“风王”。它到底有多强?
据介绍,“桦加沙”体型十分庞大,环流直径超过1000公里,覆盖范围超过广东省陆地总面积。因此,虽然它距离南京远,但依然能掀起如此大的风雨。
“风王”又是如何产生的?9月18日20时,“桦加沙”生成,19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后强度迅速增强,于21日8时“变身”超强台风,20时左右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以上,中心附近最低气压910百帕,超过南半球的台风Errol和北大西洋的台风Erin,一跃成为当之无愧的今年“全球风王”。
不过,“桦加沙”虽厉害,但并不是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是2014年的“威马逊”,其在海南文昌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0米/秒(17级以上)。中央气象台预计,“桦加沙”登陆时,强度为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3—15级,40—48米/秒),登陆后转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秋台风很常见,多是“狠角色”
近日,秋台风一个接一个生成,并将陆续影响我国。除了“桦加沙”,今年第19号台风“浣熊”也在活动,它是今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首个超强台风。
通常,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夏台风,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秋台风。一般来说,每年影响江苏的台风为1—2个,但江苏历史上的秋台风并不少见。去年秋季,我省受到3个台风影响,分别是第13号台风“贝碧嘉”、第14号台风“普拉桑”和第21号台风“康妮”,个数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其中第13号台风“贝碧嘉”于9月16日—17日造成的风雨强度为历史影响我省沿江苏南地区第二强,第21号台风“康妮”10月31日至11月1日影响我省淮河以南,为历史第三强台风,也是10月中旬之后影响我省的最强台风。
虽然夏台风的数量是一年中最多的,但秋台风的实力更胜一筹。气象专家表示,这是因为从春分开始,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加热了北半球热带海洋,通常在8月至9月海温达到最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同时,8月底至9月初,冷空气开始活跃,增加了气压梯度,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也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
更需注意的是,秋季冷空气逐渐增多,秋台风与冷空气联手,往往会激发出猛烈的降水,从而导致更大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