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60载守护,聆听千年文明回响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A06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良渚玉琮。
傅抱石《高山仰止》。
文徵明《明妃曲》书法长卷真迹。
清代翡翠手镯。
明代景泰蓝提梁卣。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

  从良渚玉琮的神秘图腾,到宋瓷的极简美学;从明清书画的墨韵风流,到宫廷器用的精工绝艺……9月23日,“宝藏珍藏——南京文物甲子风华库藏精品展”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启幕,以百件珍罕文物,讲述一座城与一群守护者跨越60年的文明对话。

  守根脉,见初心。今年是中华老字号“十竹斋”复业甲子之年,也是南京文物公司成立60周年。作为江苏首个国有文物公司,南京文物公司肩负着为城市“寻珍、守珍、传珍”的文化使命。60年来,南京文保工作者的足迹遍及山河万里,抢救流散文物,修复历史遗珍,为南京乃至全国文博机构提供藏品超16万件。正是因为这样的默默坚守,大量珍贵文物得以回归公共收藏、写入城市记忆。

  现场的每一件展品,不仅闪耀着艺术之光,更凝结着一代代南京文保工作者的初心与热忱。

  三大篇章,勾勒江南文藏宏图

  此次展览以“大观·神笔·甲子”三大篇章为主线,系统梳理江南艺术收藏、书画创作与文化传承的壮阔脉络。

  器以载道,物见光华。良渚玉琮的神秘图腾、战国玉剑的精密雕工、汉代玉璧的雍容气度……“大观”厅内,汇聚高古玉器、青铜重器、宋明清瓷,以物见史,以器观道,展现华夏文明的恢宏气象。

  笔墨千秋,意蕴流转。“神笔”厅集结明清以来书画大家力作,石涛山水立轴诗画双绝,文徵明手卷气韵清通,傅抱石《高山仰止》尽显时代风骨,更有林散之、钱松嵒、萧娴、孙晓云等近现代名家墨宝,以笔为舟,渡越时空,书写江南文心的流转与传承。

  薪火相传,匠心永续。“甲子”厅致敬“十竹斋”60年如一日的文化坚守,十竹斋雕版、笺谱、印刷工具不仅见证了600年技艺传承,更是一部“活着的印刷史”,见证了一代代文物工作者的龙马精神与传承使命。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亮点颇多,从玉器、瓷器到书画、文房,全面展示金陵文脉的收藏体系与非遗传承;多件高古玉、明清书画为60年来首次公开亮相,弥足珍贵;现场设立“十竹斋工坊”非遗体验区,观众可亲手操作古笺印刷、饾版套色等传统技艺,触摸文明的温度。

  从“藏”到“传”,共赴文明之约

  良渚玉琮、清雍正黄釉青花缠枝莲纹梅瓶、明景泰蓝提梁卣、清乾隆白玉刻龙纹镇纸、傅抱石《高山仰止》……展览现场,百件库藏珍粹首次集结。“这是一次与文明的对望,也是一次与历史的握手。”十竹斋艺术集团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南京文物公司董事李晓龙表示,从良渚到金陵,从玉琮到笔墨,不止步于“藏”,更致力于“传”。

  “好精美啊!”“不敢想象,那时候的制作工艺就已经达到了如此水平!”“老祖宗的审美,诚不我欺!”……展区前,良渚玉琮吸引了大批参观者驻足,感慨于文物的精美及其工艺细节。

  玉琮,良渚文化玉礼器的核心。作为本次展览的重要展品,该玉琮分9节,外部呈方柱形,中有对钻的圆孔,整体采用浅浮雕和阴刻线的方式,雕神人兽面“神徽”,刻工细如毫发,工艺卓绝,雕琢难度极高。

  “这次展出的玉琮的尺寸极为罕见,该形状也被认为是古人‘天圆地方’远古宇宙观的早期体现。”工作人员介绍,古代玉琮用于祭祀天地,“沟通神人”,是神权与王权合一的物质体现。

  “这是我心中的‘C位’担当,真正的顶流!”看着眼前的文徵明《明妃曲》书法长卷真迹,书法爱好者潘辉感慨自己有种“一眼万年的感觉”。

  文徵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明代著名画家和书法家。“这件文徵明《明妃曲》书法长卷真迹堪称翰墨精粹,是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的旷世珍品。”工作人员介绍,此卷书法一波三折,长枪大戟,字句行距疏朗,留白得当,通篇气息通畅,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墨色统一,多以淡墨中锋行笔,极少浓墨涨墨,风格温润秀逸,尽显书卷气。全篇如行云流水,无突兀之笔,体现出极强的整体控制力。

  指尖传承,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手持刻刀,精心雕琢自己心仪的图案纹样;将调制的染料均匀涂布于雕版,覆上古法造的纸后,用毛刷细细砑拓……在特别设置的“十竹斋工坊”内,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亲手体验饾版印刷、笺谱制作,触摸明人胡正言创制的“拱花”绝艺。

  “孩子特别有兴趣,每进行一个环节就要问背后的原理,我觉得这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市民高玲说。

  1962年,当时的江苏省文化局决定恢复明代老字号“十竹斋”,由郭沫若题写店名。1965年,“十竹斋”品牌交由南京文物公司统一运营管理。

  从《十竹斋笺谱》重刊,到数字化焕活,十竹斋始终让传统技艺与当代生活共鸣。2024年,十竹斋成功入选“中华老字号”,不仅是对其400年历史的认可,更是对南京文物公司“非遗+科技”“文化+消费”创新路径的肯定。从举办全国文物艺术品展销会、展览,到建设线上平台与文化直播间;从携手各地文博场馆延续“寻珍、守珍、传珍”的重大使命,到携《十竹斋笺谱》走向国际舞台,老字号正焕发新生机。

  据悉,本次展览由南京文物公司与江宁织造博物馆联合主办,扬州、镇江、开封文物商店等机构支持,将持续至2026年3月12日。同期,“甲子风华·十竹同辉——全国文物艺术品展销会”将于9月26日至28日举办,汇聚35家国有文物商店、30余家头部艺术机构,呈现超万件艺术珍品,涵盖官窑、书画、玉器、古籍等门类,为市民打造一场可触、可感、可收藏的文化盛会。

  本版图片均由十竹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