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阳光洒在兴隆街道积善新寓小区的“开心花园”里。“这里有好多蝴蝶!”刘敏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散步,紫色的松果菊花开正盛,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
小区睦和园4栋,56岁的朱庆推开窗,满眼翠绿,一束束向日葵迎风生长,波斯菊、百日草、松果菊等花朵镶嵌在草坪中央。赏花、散步、带孩子在花园旁奔跑,这种场景已融入小区居民的日常。
不过,在朱庆的记忆里,这片约40平方米的“开心花园”,曾经蚊蝇乱飞、杂草堆积,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据了解,积善新寓小区建于2000年,此前由于养护管理缺失,小区内绿化带变成了裸露绿地,边角地堆放了各种垃圾,甚至还有一些闲置空地成了居民的私家小菜园。
转变发生在去年11月。积善社区党委广泛征集居民意见,联合陶行知小学将曾经的“荒草地”进行全新改造,滨江公园绿化专员全程指导,科学划分种植区,打造成集亲子互动、劳动实践、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空间。短短几天时间,翻土挖坑、种花栽植、盖土浇水,杂草被清除干净,向日葵种满了小花园,花栅栏也整齐安装完毕。
9月19日中午,积善社区携手陶行知小学启动第二届“开心花园”,松土整理、地块抽签、分发种子等一系列工作准备就绪后,学生与家长纷纷拿起工具,投入到花种的种植与浇灌中。
“开心花园”是积善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的一个缩影。积善社区作为典型的新旧混合型社区,面临商业住宅相邻、人口结构复杂、治理主体多元、居民诉求多样等治理挑战。如何满足居民需求,让社区这样的“小单位”发挥出大能量?近年来,积善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联结各党建共建单位,构建走访问需、资源共享、协同治理工作体系。截至目前,积善社区与10余家单位结成共建合作关系,共建“朋友圈”不断延展,组织力量持续汇聚。
“这样做的好处是推动了基层党建资源的共享,实现了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现在辖区单位有时主动打来电话,问能为社区做点什么,大家都愿意为社区治理贡献一份智慧和力量。”积善社区党委书记陈昊说。
在积善,每个月由社区党委牵头召开的党建联席会上,各共建单位主动对接居民群众需求,为居民提供矛盾化解、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政策宣传等服务,累计实施生态停车场荒地补绿、小区公共设施老化更新等党建共建项目7项;32名党员、18名楼栋长、12名社区工作者、4支志愿团队组建红色网格队伍,深化“党建+网格”融合机制,通过“线上心愿墙+线下服务站”双渠道收集诉求,参与环境整治、为老送餐等志愿服务86次;联合热心居民、社区骨干组建“睦邻帮帮团”,开展“邻里结对”等互帮互助行动,化解邻里矛盾、物业纠纷,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使社区治理有合力、有张力,更具潜力。 温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