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五联”驱动促善治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A04版:经济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以来,江浦街道团结社区以中海万锦熙岸小区为试点,重点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相关工作,探索实践“五联”驱动工作机制,从破解电动自行车停放难题等“小切口”入手,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

  组织联建,筑牢坚强有力“桥头堡”。坚持将建强组织体系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根本前提,不断延伸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以深化党建共建和推进“双结对、双促进”工作为契机,加强社区党组织与市检察院、驻区单位等党组织联学联建,着力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梳理共建资源、采集党员群众特长及服务意向,建强党员先锋队和群众志愿服务队,初步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以网格党支部日常运行和党员作用发挥为重点,将志愿服务、小区治理等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相结合,形成“学用结合”闭环,确保组织生活与治理实践深度融合。

  问题联排,绘就精准施策“导航图”。坚持将摸清实情、找准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确保治理举措精准对接民需。网格党支部牵头,发动网格员、物业人员、楼栋长、党员群众志愿者等,通过“线上+线下”排查模式,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扎实开展居住人群、物业、管委会“三方走访”,洞察物业费收缴难等深层矛盾。全面推行“三张清单”工作法,通过系统梳理近三年12345工单、物业投诉记录等,形成涵盖4大类23项问题的“问题清单”;通过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网格队伍意见征求会、物业人员座谈会等,收集“需求清单”8条,将二者结合并梳理分类,可迅速形成可视化成果的一级“项目清单”和相对复杂的二级“项目清单”,为精准发力提供清晰路径。

  资源联聚,构建多元共治“朋友圈”。坚持向内挖潜、向外引援,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变治理“独角戏”为“大合唱”。向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积极争取帮扶资金20余万元,用于电动车停放充电区域改造升级;与市检察院计财处、浦口人民医院、南京银行、珠江消防救援站等共建单位合作,开展义诊、反诈宣传、消防演练等活动5场次,惠及居民400余人次。全面启动“社区达人”摸排,挖掘登记律师、医生、维修技师等专业人才5名,组建“法律咨询”“健康问诊”等特色服务小组,为居民提供免费咨询3次。

  服务联送,搭建党群关系“连心桥”。坚持将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暖心服务赢得民心。以“红黑榜”考核为抓手,强力督促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约谈物业负责人5次,推动完成160个监控点位的修复改造;督促组建保安专项清理小队,日均清理楼道杂物3个单元。常态化召开网格议事碰头会,累计解决诸如楼道照明修复、宠物扰民等小微问题13件。聚焦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难这一群众关切的核心痛点,争取资金专项用于架空层改造升级。并持续擦亮“团结·共享之家”服务品牌,开展各类活动16场次,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成效联评,树立奖优罚劣“风向标”。坚持用实效说话、让群众评价,建立健全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治理工作持续改进。建立问题整改“建账、督办、销号”全流程管理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对排查出的9项重点问题,全部明确责任人与时限,目前已完成整改4项,诸如“地下车库垃圾桶异味”“部分路面破损”等问题已得到有效处置。引入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机制,通过居民议事会、线上问卷等方式,对已完成项目进行满意度测评。强化评议结果运用,将“红黑榜”考核结果与物业企业评优、续聘挂钩;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志愿者、楼栋长进行公开表彰,有效激发各方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程启瑶 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