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警惕网络时代的“玩物丧志”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A04版:评论·区街       上一篇    下一篇

  □ 刘大山

  近日,海南省纪委监委发布的一则通报引发社会关注。三亚市瑞祥和丰实业管理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林海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通报中“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一细节引人注意。

  近年来,公职人员由于沉迷网络赌博、网络游戏等引发的“涉网”违纪违法问题频频发生。在湖南怀化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印宇鹰,贵州铜仁市生态环境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张勇等人的贪腐案件中,均涉及“贪图享乐”“玩物丧志”“沉迷网络游戏”等相关情节。

  表面上看,沉迷网络游戏似乎只是个人兴趣,甚至被视为无伤大雅的消遣。但实际上,这种“指尖上的放纵”恰恰是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滑坡、行为失范的开始。与传统意义上的作风问题不同,网络沉迷更具隐蔽性,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一些党员干部以为“在家打游戏”不像出入高档场所那样惹眼,然而,虚拟世界中的“放飞自我”同样会消耗精力、侵蚀理想信念,逐渐让人模糊现实与虚拟的边界。

  更值得警惕的是,虚拟世界的沉迷往往与现实中的腐败相互交织。游戏中的“充值、买装备”,直播中的“打赏”,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当个人工资无法满足这些消费时,有的人就开始动起“歪脑筋”——套取资金、收受贿赂、贪污公款,一步步走上违纪违法之路。西部某市“90后”财务人员张某侵吞公款180多万元用于打赏网络主播,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第十七条明确要求,党员应当培育良好网络习惯,自觉抵制崇洋媚外、炫富斗阔、铺张浪费等不良网络文化,炒作绯闻丑闻、拉踩引战、刷量控评、直播打赏、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网络现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刊文提醒,“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从这些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因各类“爱好”而腐化的过程可以看出,许多腐败案中的党员干部,就是因为被别有用心的人投其所好,而一步步沉沦堕落的。

  林海等人的教训是深刻的。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绝非私事小事,任何形式的“趣味”都不能成为降低自律标准的借口。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各级党组织更要敏锐察觉新型堕落形式的潜在风险,一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关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丰富精神世界,敬畏纪律法律,增强对不良嗜好的抵抗力。每一位公职人员也应当以此为镜,时刻自省:是否守住了初心?是否扛住了诱惑?是否管住了自己的生活?

  网络本无错,错在沉迷无度,错在心无戒惧。虚拟世界不能成为纪律的“飞地”,相反,越是隐蔽的空间,越需要慎独、慎微的定力。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爱之有度、好之有方,在现实与虚拟之间不迷失、不放纵、不让“玩物丧志”的悲剧重演。这既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负责,也是对自身政治生命的真正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