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高云岭响起“幸福歌”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第A07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杂乱街巷改造成特色空间 高云岭响起“幸福歌” 高云岭路边云岭屋已成居民公共客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实习生 赵紫莹

  “老周,又在打牌呢!”“是的,你买菜回来了?”近日一天中午,高云岭居民刘师傅拎着菜走进路边的云岭屋,一边歇脚一边聊天。小木屋里欢声笑语,邻里之间其乐融融。

  从居民自搭的简易凉亭到云岭屋的蝶变,高云岭以一场微更新,褪去了街巷的杂乱与陈旧,显露出原本的气质,为居民创造了全新的生活场景。

  高云岭北起湖南路,南至厚载巷,全长约700米。在这里,散布着蔡堡、吴贻芳、高马得、武中奇等20多位文化名流的旧居。虽然文化气息浓厚,过去居民却有着实实在在的烦恼。

  “道路狭窄,人行道断断续续,加上车辆违停,特别不好走。”谈起改造前,刘师傅表示,老街巷人车混行、配套老化、电线交织,唯一的休闲空间是居民自己在路边搭的简易凉亭。现在,违停不见了,人行道平整了,杂乱空间被绿化、墙绘和休闲空间代替。“街角变漂亮了,走几步就有坐凳。最满意的是把凉亭改造成了云岭屋,居民天天来打卡。”刘师傅笑着说。

  “我们拔除倾斜电线杆,清除空中线缆1.2公里,将30%破损花池改造为带靠背休憩凳,新增座椅42处。”湖南路街道城管中队中队长邱璟向记者介绍,微更新以民生需求为本,充分吸收居民意见,做到在细节上让居民生活方便、舒适。

  为改造老旧凉亭,街道城管协同鼓楼区建设局引入社区营造师与居民共商设计方案。尤其是工笔大家喻继高的女儿喻慧提出了多条意见,还手绘草稿献策。

  邻里柿社区营造师(规划师)陶梅钰介绍,团队从今年2月开展社区调查,历经多轮方案深化会、居民议事会,并邀请居民当设计师。最终在6月,钢木结构云岭屋正式完工。环形座榻是“银龄社交场”,棋牌桌15度旋转即可变为“社区议事厅”,旧凉亭焕新变为“九大功能”复合空间。

  鼓楼区上半年在金银街开辟了“这块儿”社区营造师之家,陶梅钰等一批营造师、规划师将在这里深度参与鼓楼区街巷微更新和微治理,为居民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空间。

  记者从鼓楼区建设局了解到,作为全市5个城市更新实验区之一,近年来通过“针灸式”更新聚焦小微空间,推出了陶谷新村、金银街、傅厚岗等一批特色街区。未来还将围绕湖南路周边街巷开展更新,让高云岭式的“幸福歌”在更多老城街巷再现。

  记者手记

  更新接地气,街巷才精彩

  老街巷里有居民的光阴故事,也有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从高云岭居民们的获得感中,记者看到了微更新里城市建设与市井生活的高度融合。随着微更新的持续深入,更多的营造师、规划师将走进街巷,而只有和居民坐在一起,设计接地气,街巷才精彩。这样的更新会让街巷有记忆、生活有温度、城市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