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南部新城富华路两侧教育配套今年基本完工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A07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富华路学校项目进入装修阶段。 市建委供图

  本报讯(记者 何钢 通讯员 宁建轩) 在南部新城核心区西侧,富华路两侧教育配套项目正加速成形。记者昨日从市建委了解到,作为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验收,进入装饰装修阶段,计划今年基本完工。

  富华路两侧教育配套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主要为幼儿园和中小学。项目建设中推行工业化施工模式,预制叠合板、ALC墙板等构件均在工厂标准化生产,运至现场直接拼装,实现了高效与环保施工。

  在学校教学楼之间的连廊建设中,工业化优势更为凸显。“连廊采用钢结构预制构件,现场精准吊装,快速成形。”南部新城智慧新城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

  考虑到单次吊装构件重量不超29吨,项目团队提前规划,采用双车吊协同作业,顺利完成吊装。

  项目团队利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建模软件,从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到后续的竣工、运维,全阶段实现“一模到底”。而BIM技术还提前为校园未来运维“排兵布阵”。

  “学校建成后,上下学高峰期肯定车流量大,地库出入口规划是否合理尤为重要。”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提前用BIM搭建三维模型,模拟不同时段车辆进出地库的路线,包括车辆行驶方向、出入口分配方案,甚至细化到转弯半径是否足够。

  在项目施工现场,两座配备“智慧大脑”的升降机正有序运转。智能升降机底部装有楼层识别传感器,舱内设有光幕智能控制系统,能自动识别楼层、检测人员货物位置,若出现超载还会自动报警。

  除了智能设备,项目还将引入更多“智能帮手”。“后续地库施工时,我们会用到地坪研磨机器人和墙面腻子喷涂机器人。到了室内装饰阶段,地砖铺贴机器人也会进场。”施工单位负责人介绍,智能机器人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作业标准化水平。

  工业化让施工更高效,信息化让管控更精准,智能化让建造更智慧。作为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富华路学校项目用“三化”融合的实践,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记者了解到,富华路教育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包含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中学、小学将由南师附中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