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都
通讯员 徐迪慧
9月20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将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届时,包括诺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等在内的青年科学家将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共谋产业发展。
本次论坛以“青年,世界科学的未来”为主题,不仅突出“科学性”,将进行主旨演讲、成果发布、项目签约、政策发布等各个环节;同时突出“产业性”,将举办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智能制造等5场产业科技主题会议。
举办这样一场全球性论坛,对于江北新区提升全球影响力的意义不言而喻,用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倪志钢的话说:“让国际资源赋能区域发展,让全球智慧滋润本土创新。”
紧扣科技前沿 惠及本地人才
作为全国第13个、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当前江北新区正加快推动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聚力打造“江北新主城”。以此为目标,江北新区全力促进国际科技人才资源汇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响“活力新区、青春主城”城市品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应运而生。
据介绍,本次论坛将邀请诺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等20余名,世界著名青年科学家100名左右;同时,将邀请国内外高校青年科技型人才、驻新区高校引入的海外优秀人才和即将在南京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代表,包括扎根新区创新创业的青年科学家代表200余名,为世界青年科学家发布成果和互动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紧扣科技前沿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特点。”倪志钢表示,在主旨演讲环节,诺奖获得者、院士等世界顶尖科学家,将交流分享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交叉融合。这意味着,本地青年人才不需要出国,在“家门口”就能够聆听到全球顶尖科学家的主旨演讲,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和思维方式。
立足科产融合 赋能主导产业
不同于传统的专家论坛,此次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更加务实,同步举办的5场产业科技主题会议全部围绕江北新区主导产业,将邀请相关领域科学家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构建高效、流畅的研产贯通体系。
本次人工智能主题会议将遴选一批已落地、可量化的标杆产品和典型应用案例现场首发;一批大模型研发场景、一批基金系列成果将现场签约,一批人工智能(软件)产业项目将登台展示。江北新区智能制造办副主任喻思阳介绍,要让青年科研团队“带着想法来、拿着订单走”,希望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的碰撞,促成一批青年学者和企业合作。
生物医药主题会议聚焦“脑科学”方向,来自海内外该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产业先锋,将着重探讨科技前沿成果及产业发展趋势。在脑科学领域,江北新区依托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成立了江苏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南京脑观象台。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办副主任杨涛表示:“脑科学是我国培育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关键方向,江北新区将全力构建‘学研产用’四位一体全链贯通的创新生态。”
新能源与新材料主题会议期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将设立成果展台,集中展示100多项可转化技术成果。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科技人才部部长师晓倩介绍:“科技园将同步举行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年度会议,在现有的1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60家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新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9家高校院所加盟,联盟成员将进一步扩容。”
强化招才引智 打造活力新区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正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也是近年来全球各个城市积极争取的对象。江北新区通过举办此次论坛,可以让更多的青年科学家走进新区、了解新区、选择新区。
倪志钢介绍,本次论坛聚焦5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群体,梳理百名青年科学家并制作《世界青年科学家名册》,积极向团中央争取“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南京活动在论坛开幕式启动,新区也将正式发布“青春发展、才聚新区”20条政策,为青年科学家提供施展抱负、造就梦想的广阔舞台和深化合作、共促发展的重要平台。
此外,在论坛的政策发布环节,将征集一批人才、项目需求,进一步强化成果落地转化政策保障,以实实在在的政策吸引青年人才落户新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还是展示本土青年科学家风采的窗口。在成果发布环节,新区将发布来自本地企业和科研团队的“产业科技十大首创成果”;在项目签约环节,将集中呈现一批新区重大合作项目、创新平台项目及科创项目签约。
倪志钢表示:“通过举办本次论坛,我们也清晰地释放出一个信号:江北新区将不遗余力打造国际化、高水平的创新生态,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参与到‘活力新区、青春主城’的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