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点评:魏赛男
@央视财经:#软泥玩具# 近年来,一种号称“解压神器”的软泥类玩具风靡市场,成为孩子们把玩最多的玩具之一。但有不少家长反映,这种儿童软泥玩具不仅常散发刺鼻气味,导致孩子皮肤过敏,更有不少是无厂名、厂址、合格证的 “三无” 产品;此外,在玩具生产过程中需用到硼砂,有较强毒性。
微评:商家为追逐利益罔顾安全,生产销售此类有毒玩具,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与法律底线。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不能等到悲剧发生才采取行动。监管部门要立刻行动起来,严查生产源头、下架问题产品,并进一步完善玩具安全标准。
@经济日报:#广告“鬼秤”# 近日,一则关于互联网平台广告倒计时造假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测试结果显示,多家主流视频平台存在广告标称时间与实际播放时长不一致的问题。这种被网友称为新型“鬼秤”的现象,表面上只是窃取了用户几秒钟时间,实则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与信任,逾越了法律红线,也损害了企业自身的信誉。
微评:互联网广告倒计时造假,表面看只是“短了几秒钟”,实则是诚信与合规意识的严重缺失。这种行为与传统市场的“鬼秤”并无二致,属于数字时代的消费欺诈行为。企业信誉是自身立足的根本,这种造假行为虽能在短期内获利,但从长远来看,失去的将是用户信任与市场口碑。
@江苏新闻:#宠物经济#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宠物经济消费调查报告》称,在宠物食品和用品方面,42%的受访者认为宠物用品“质价不符”,宠物吃了会“食欲减退”,甚至出现皮肤过敏、腹泻、呕吐等。在宠物寄养方面,同样问题多发,近半机构不签署明确协议,23%的机构连宠物健康都不询问,近三成机构猫狗混养、环境脏乱。
微评:这份报告揭示了宠物经济背后乱象丛生的现状。这些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对宠物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对此,亟待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惩处违规行为。同时,商家也应增强自律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以诚信经营赢得市场信任。唯有如此,宠物经济才能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大象新闻:#“断网仪式”# 9月9日,福建福州一所学校为防止学生因玩手机影响学习,举行了一场“断网仪式”,要求学生统一上交、封存手机和电脑。这一做法引发网友的质疑。学校回应称,确实有“断网仪式”,但这是学生自愿封存手机的行为,此举旨在考验孩子的意志力,希望学生能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毕竟初三阶段至关重要,一切都是为了中考。
微评:学校以“断网仪式”管理学生手机使用,其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方式值得商榷,真正的教育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培养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与其大张旗鼓地举办仪式,不如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引导,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自觉放下手机。
@紫金山新闻:#禁烂梗# 最近重庆一位初中班主任,在社交平台发视频抵制网络烂梗进校园,一下子就火了!原来啊,她发现班上学生用“唐人”嘲笑同学,一查才知道这词影射“唐氏综合征”,是个侮辱性的烂梗。老师直接在班里严肃批评,还教育大家“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这事儿一出,引起网友们热议,看法也是五花八门。请看“小金快D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