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云青
“未来的路要自己走,但老师永远在你身后”“你们永远是我的骄傲”“你们的未来是我最重要的绩效”……第41个教师节前夕,南京市建邺区某商场户外大屏上,这些温情的话语循环滚动,以直观浪漫的方式向教育工作者致敬,成为街头一道暖心的风景线。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总会有一些老师留下过难忘的印记,影响着我们的灵魂。前不久,张桂梅老师在《人民日报》发文,提到华坪女高的老师们都把心扑在了孩子身上,“有的老师甚至查出重病后选择暂时瞒着,手术后悄悄返回讲台。他们本可选择更轻松优渥的生活,却心甘情愿扎根深山,陪着孩子们同命运‘叫板’。早上5时多起床,晚上近11时睡觉,孩子拼命学、老师玩命教,不少女孩通过高考走出大山;他们的家庭,也因此断了穷根。”张桂梅老师深情写道:“别人叫我‘燃灯校长’,但我知道,我身后是一群‘灯盏’。”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无数可敬可爱的老师潜心育人,用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为那么多的孩子照亮前路,支撑着中华民族的教育强国梦想。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要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报考师范院校、激励广大教师更加精心从教,就必须不断增强教师获得感,提升教师职业尊荣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教师节是属于每一位守护三尺讲台的筑梦人的节日,“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是对教师职业的最大尊重,是整个社会的深切期待。
近年来,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到“特岗计划”“优师计划”,再到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基层教师减负……一系列举措不断夯实保障教师安心从教的制度基石。去年底,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从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尊师惠师举措,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我们要一以贯之强化教师的荣誉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回报与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待遇机制,让尊师重教成为全民共识,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当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我们定能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举起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