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钱红艳 何洁 姜静

  实习生 黄佳琪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我市教育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生动实践,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让我备受鼓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教育的信念。”六合经济开发区小学语文教师邱永妍2020年从南京晓庄学院毕业,之后作为江苏省首批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毅然投入乡村教育工作,她说:“农村孩子基础薄弱,要慢慢教,用心用情呵护。”为了拓宽乡村孩子的视野,邱永妍别出心裁地设立积分奖励制度,定期带排名靠前的孩子们外出看电影、做手工,弥补他们课外体验的空白,这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我从乡村走来,如今又走回更需要我的地方。”邱永妍说,“我将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在实践中积累教学与沟通经验,在乡村讲台坚守下去,用爱与责任,为乡村孩子点亮希望之光。”

  “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乡村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对乡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作为一名基层的乡村学校校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溧水区和凤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邓祥顺说,“我将带领团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乡村教育韧劲,往深里想,往实里干,坚持办公平、均衡、优质教育。”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大四学生杨一诺是一名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即将加入乡村教师队伍。“读了总书记的回信,十分激动,备受鼓舞。”杨一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回望我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关怀和指导。即将成为一名老师的我,也一定会教好书、授好课、做好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能有机会参与到乡村教育,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我与有荣焉。未来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再接再厉,完成学业,在之后的工作岗位发光发热。”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新时代教师工作,教育部门重任在肩。

  六合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张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教师队伍的深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为六合区持续推进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区教育局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聚焦“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目标,扎实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定向培养,夯实师资基础。自2016年起,我区持续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累计培养定向师范生346人,已毕业202人全部输送至乡村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乡村师资紧缺问题。二是实施定制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组建省、市、区三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推行‘金字塔’式六级名优教师培养机制,近两年共培训乡村教师1099人次,并通过政策倾斜,适当放宽乡村名优教师评选条件,激发教师成长活力。三是落实定项奖励,增强岗位吸引力。严格执行南京市乡村教师政府专项奖励政策,稳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水平。”张弛说,“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推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全面赋能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

  南京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实施南京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浦口、六合、高淳等区先后培养了600余名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坚持省、市级高端研修项目向乡村教师倾斜,教师交流向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倾斜,教师职称评审向乡村教师倾斜,评先评优向乡村教师倾斜,充分调动乡村教师积极性。自2017年起,南京对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的教师给予政府专项奖励,奖励资金、奖励人数实现翻番。全市还通过实施“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和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总书记的回信非常鼓舞人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乡村教育的信心与决心。南京将坚持以城带乡、以优扶弱,持续推进‘百所幼儿园城乡携手发展计划’‘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计划’,在财政投入、师资配备、资源建设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协同共进的良好格局,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南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