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盒马村,很忙!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A09版:新镜界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在浦口区大桥北路一家盒马鲜生店内,市民正在选购当日上架的新鲜净菜。
旭日东升,晶桥镇邰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1500亩大棚与农田、池塘、村庄、远山沐浴在晨曦中,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
采收好的新鲜蔬菜被运送至南京普仁有机农业公司车间,工作人员立刻对其进行分拣包装。
粗分拣过后,工人对每一棵蔬菜进行精细加工。
为保证新鲜蔬菜在早晨8时前全部完成装车,工人们头戴照明灯,凌晨2时便来到大棚内采收。
分拣车间员工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及时淘汰存在瑕疵的蔬菜。
工作人员正在核对当日发往全国各地的蔬菜订单。
分拣包装工作进入尾声,一批批印有“盒马鲜生专用”字样的包装箱已就位,等待装货运输。
冷库是保障有机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采收好的蔬菜一到分拣中心就会被送入冷库中保鲜。

  清晨,南京首个“盒马村”——位于晶桥镇邰村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已一片繁忙。放眼望去,连片的现代化大棚在晨光中整齐排列,冷链运输车往来穿梭,正将刚采收分拣完毕的有机蔬菜火速发往全国各地,开启一场“新鲜速递”。

  “我们基地每天能产出3万包精品包装蔬菜,还有约10吨净菜,新鲜度绝对有保障!”南京普仁有机农业公司负责人沈子杰指着忙碌的分拣线介绍。依托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再加上直通基地的“四好农村路”芝沙线,这些带着田间露水的有机蔬菜,当天就能稳稳登上南京、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商超的货架,让消费者第一时间尝到“田间味”。

  更值得一提的是,基地的蔬菜早已走出内地、对接香港市场。“现在每周固定有两批有机蔬菜发往香港,供应量稳定在6000公斤左右。”沈子杰补充道,全程冷链专车运输,严格把控温度与时效,不仅实现了北上深等城市“当日达”,更保证24小时内抵达香港市场,做到“跨越千里,鲜度不减”。

  大棚内,鸡毛菜、杭白菜、上海青等有机蔬菜绿意盎然,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采收与拔苗移栽工作。为保证净菜能够第一时间上架市场,工人们凌晨2时便头戴照明灯进入大棚采收。沈子杰介绍,2024年基地重点扩建了300亩智能大棚,如今一年四季不间断种植,蔬菜品种涵盖20多个,还新培育出西葫芦、豌豆苗、拇指黄瓜等特色品种,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究竟什么是“盒马村”?简单来说,就是围绕盒马平台订单需求,构建产销稳定对接的合作关系,推动农产品从“散装售卖”向“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转型,进而发展数字农业的特色村庄。而邰村基地能成为南京首个“盒马村”,背后是一步步扎实的积累:2021年,普仁有机农业成为盒马供应商,开启合作序幕;2023年,基地正式挂牌南京首个“盒马村”,同时拿下南京首家本地蔬菜供港资质,打通对接高端市场的关键通道;2024年新增300亩智能大棚后,基地全年加工配送能力跃升至3.6万多吨,还为每包蔬菜赋予“电子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就能追溯种植、采收、分拣、运输全流程,吃得明明白白。

  如今,基地上一年总产值已达2500万元,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领头羊”。晶桥镇邰村党总支书记章骏算了一笔“共富账”:基地每年为村民带来土地租金40余万元,直接带动150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7万元;村集体也跟着受益,每年增收126万元。

  据悉,今年基地计划再扩建200亩智能大棚,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效率,朝着“长三角地区高端农产品供应链枢纽”的目标稳步迈进,让“盒马村”的新鲜蔬菜走向更多家庭,也让共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文/图 通讯员 张福敏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璐 姚强 戚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