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包红糖、一枚发夹,一根传感器……在南京,有这样一批企业,他们体量不大,产品藏在百姓生活的“烟火气”中,存在于产业链条的细微末节里;他们虽不起眼,却能凭借“智慧、坚守、执着”在细分赛道上快意驰骋,跑出一批“隐形冠军”“行业黑马”。莫怪赛道小,小赛道也有大机会,点亮微光,也可以拼出城市产业星空的一片璀璨。今起,本报开设“小赛道 大品牌”栏目,聚焦小赛道上的精彩企业故事。
□ 通讯员 单维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希
坐在位于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的会议室,甘汁园创始人蔡铁华回忆起自己20岁出头做出的决定——将父亲为乡亲们熬姜糖祛湿驱寒的“小善举”传承下来,当年不经意的“小尝试”,最后竟发展成与自己相伴一生的“甜蜜事业”。经历近40年的时光,当初的姜汁红糖小作坊,如今已发展成为“厨房用糖全国销量第一”的企业,在小赛道跑出了大品牌。
传承:“小作坊”试水传统产业创新
蔡铁华1963年出生于江苏盐城阜宁县。在他的记忆中,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人感染风寒,父亲特地去县城请教老中医,带回来“老姜、葱白、冰糖”熬糖水的方子,乡亲们喝完发一发汗,症状缓解了很多。此后,每年冬天感冒流行,父亲就照着方子给老乡们熬糖水,逐渐在当地打响了名气。
“高中毕业后,我开始为生计奔波,和父亲学起了手艺,1987年四处借钱开了个小作坊创业。”蔡铁华口中的“小作坊”,是南京甘汁园糖业有限公司的前身“盐城阜宁华丰食品厂”。
和父亲一样,蔡铁华身上有一股子钻研的劲头,常常走出家乡学习熬冰糖的技艺。1998年,有老中医赠他《千金方》和《汤头赋》《本草纲目》3部书,他了解到砂糖(红糖)的补血、活血功效以及冰糖的润肺和胃作用,当时,他正从事冰糖生产和销售,经营并不顺利,这些发现激发了他开发功能性食糖的灵感。
于是,他与江苏大学、江南大学的食品专家合作,深入研究老姜、红枣、葱白、紫苏、胡椒等药食同源食物的药用价值,成功推出了“姜汁红糖”“益母红糖”“大枣红糖”“梨汁冰糖”“菊花冰糖”等多款功能糖产品,畅销全国,工厂很快做到了几千万元的年营业额。
蔡铁华说,这是甘汁园的第一次创新,给已有千余年历史的食糖业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也催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功能糖产业。2012年,中国生产功能糖的企业超过了200家,农家土灶上的一锅锅“红糖姜汤”走上了产品化道路。
探路:牵头或参与起草40多个国标/行标
2005年前后,某食品厂在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封顶,作为供应商,蔡铁华来到建设现场参观。“那次参观让我动了心思,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在研发人才引进、销售人员引进等方面存在瓶颈,于是我决定把营销中心迁至省会南京,并在2006年投资兴建新总部和新工厂。2008年,南京甘汁园糖业有限公司成立,甘汁园迈入全新发展阶段。”蔡铁华说。
回顾南京工厂的发展历程:2008年投产,产值7000万元;2009年破亿元;2024年权威调查机构尚普咨询集团调查显示甘汁园品牌“厨房用糖全国销售量第一”,厨房用糖包括白糖、红糖、黄砂糖、金砂糖、赤砂糖、冰糖、糖醇等,甘汁园在2021—2023年期间,累计销量20亿包,遥遥领先同行。公司在滨江开发区的投资也不断“加码”,从最初一期拿30亩地,二期拿地25亩,三期拿地50亩……累计已投资10多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海外30多个国家,洛杉矶、多伦多、墨尔本、马尼拉、雅加达等街头超市均有它的身影。
在甘汁园展厅的墙壁上,陈列着企业近年来牵头或参与起草的食糖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多达40多个,中国首个红糖、冰糖国标的背后,都有甘汁园的努力。
创新:不怕行业小,小赛道也有大机会
今年3月起,丽思卡尔顿、万豪、香格里拉等五星级酒店的咖啡糖包,以及海底捞等餐厅的用糖,用上了一款新产品——黄金砂糖。打开黄金砂糖袋子,一股天然蔗糖清香散发开来,砂糖颗粒色泽金黄,晶莹剔透。泡水品尝,和白糖水相比,黄金砂糖的口感像刚榨出来的甘蔗汁,味道里多了“鲜”。
“这是一款用纯甘蔗汁制成的天然食糖产品。它采用纳米陶瓷膜过滤技术,保留了甘蔗的铁、锌、锰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蔡铁华介绍。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近期研发的新品,其中一款针对女性生理周期研发的7天护理产品,前3天调理,后4天补气。针对夏季空调病研发的空调姜枣茶能量包,配料包括红糖、紫苏、薏仁、薄荷、茯苓等。“在产品开发上,我们每年上新5—10个品种,已拥有上百个SKU。”蔡铁华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中国制糖历史有上千年,但却是个小众赛道。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食糖销量约为1560万吨,其中零售居民用糖占比约36%,市场规模800多亿元。换句话来说,家用食糖行业的市场规模,还不及一个500强企业。但蔡铁华常挂在嘴边的是“不怕行业小,小赛道也有大机会”。
扎根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公司制定“专注食糖研发,引领产业升级”的战略,一路探索。2014年,蔡铁华跑了日本、德国几个国家后,引进先进的碳化糖生产工艺和设备,2016年“双碳白糖”下线,经过质监部门检测,双碳糖的二氧化硫含量达到了2毫克/公斤以下,质量超越了欧美6毫克/公斤的标准,目前已成为整个厨房用糖的主流。2019年,甘汁园又推出了品质更高的有机糖产品,抢占高端市场。今年推出的黄金砂糖,是食糖产业在纳米陶瓷膜技术推动下的又一次产业变革。
回眸这些年一路走来的脚印,甘汁园以“创新为桨”,在狭窄的小赛道闯出了一条阳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