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文心书锦绣 茉莉竞芬芳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朵“茉莉花”,持续绽芬芳。9月5日—7日,原创话剧《大众的团——人民的“茉莉花”》首轮演出在六合新城剧场举行,为市民们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的“艺术盛宴”。

  江苏民歌《茉莉花》是1942年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文艺小战士何仿在金牛山脚下采集改编形成,发源于六合,绽放于江苏大地,蜚声海内外,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是六合乃至江苏最具标志性的文化IP。近年来,六合区致力于“茉莉花”文化品牌建设,连续三年举办“茉莉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有形无形的“茉莉花”在六合举目可见、充耳可闻、润物无声,努力使其成为一张彰显地域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的文化产业名片。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成立85周年之际,如何不断擦亮“茉莉花”这一“金名片”?在南京市文联指导下,六合区委宣传部、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出品,南京盛棠金旅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广电紫麓(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了原创话剧《大众的团——人民的“茉莉花”》。

  该剧以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抗战历程为背景,以经典民歌《茉莉花》在六合的采集与改编为线索,通过沉浸式舞台叙事,细腻刻画了何仿从六合民间采撷《鲜花调》,最终改编成为世界名曲《茉莉花》的过程,彰显了“艺术源于人民、属于人民”的创作初心,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回那段军民同心、艺术抗战的燃情岁月。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成功入选中国文联2025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获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江苏艺术基金资助。

  据介绍,此次演出的舞美设计突破传统模式,采用框架式结构,通过机械移动技术实现场景的自然流转。从战时市井街巷到国际艺术殿堂,这种动态舞美在增强叙事连贯性的同时,还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写意的多维舞台空间。剧中巧妙融入六合当地美食等元素,让观众仿佛置身历史现场,真切感受到六合的人文底蕴与生活气息。此外,在音乐创作上,该剧将传统戏曲、民歌小调与现代编曲相结合,通过对《茉莉花》主题旋律的多种变奏与再创,使音乐既保留原曲的艺术特色,又完美契合剧情的推进与人物情感的起伏,让观众在耳熟能详的旋律中产生情感共鸣。

  “该剧致敬历史更启迪当代——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艺术,既能扎根泥土歌唱百姓心声,也能飞越重洋形成世界回响。”六合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朵属于人民的“茉莉花”,不仅传递着东方文化的温婉与坚韧,更寄托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对和平的深切向往。首轮演出结束后,将开启更多巡演计划。

  今日六合的繁荣发展,源于一代代人的奋斗与奉献。正如《茉莉花》的歌声历久弥新,六合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也必将持久绽放。      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