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地等项目”,重点链主企业落户“马上办”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安琪

  通讯员 宁发轩

  全球首创,攻克2.5D先进封测技术难题,获得美国BroadPak杰出奖项;加速突破技术壁垒,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完成最新一轮总额近4亿元的融资……

  近日,入驻浦口区的民营企业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德半导体”)频传利好消息。来到企业采访时,记者更加强烈感受到:好项目带来大发展,好项目也得到了更多“优保障”。

  在企业发展历程展板前,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芯德半导体成立于2020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落地扎根、枝繁叶茂,芯德半导体在宁不断发展壮大。今年6月,芯德科技人工智能先进封测基地项目开工。

  “总投资55亿元的芯德科技人工智能先进封测基地项目,是政企共筑‘南京芯片之城’的里程碑之作。从公司落户到现在,预计我们两个基地合在一起,将为南京在整个半导体封测领域占据比较领先的地位。”芯德半导体董事长张国栋表示。

  重大项目,重仓南京,重点保障。今年1月,在得知企业有投资意愿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会同浦口经济开发区,在区“地等项目”储备库中选取147亩立即可用工业用地,迅速对接企业,保障项目落地。从项目招引到拿地落户,整体用时仅2个月,跑出浦口“地等项目”保障“加速度”。

  抓项目落地,还要讲投产质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16日,项目取得交地确认书,同步申领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以“零材料”方式申领了不动产权证书。该举措显著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提升了企业便捷度与满意度,也为企业早投产、早收益奠定了基础。

  助力芯德科技人工智能先进封测基地项目跑出“加速度”,是我市把抓重大项目作为“头版头条”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决策部署,该局把服务链主企业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全力助推链主企业项目落地见效。

  “链主”企业,是指产业链主导企业,具有行业话语权和产业链带动能力,不少链主企业都是民企。规划资源部门主动对接链主企业发展需求,专项优化产业空间规划,持续推进“地等项目”行动。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大项目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用地计划“先报先得”“免审即享”新政,今年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7500余亩,通过推进项目选址、控详调整、成片开发等环节,靠前指导企业开展方案设计,助力华天科技集成电路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在优化审批改革上,规划资源部门深化工业项目“五证齐发”改革,统筹征地多部门联审,不断优化征地报批流程。华天封测二期项目征地用时105天,与同类项目相比耗时缩短70%。

  据介绍,今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持续提升全市产业项目落地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向民营企业推荐规模大、区位优、配套好的优质地块,截至6月底,共保障78个民间投资项目用地约3488亩。

  全市服务档案

  提供充足“阳光雨露”,促进民企蓬勃发展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经营主体专注主业、艰苦奋斗,也需要各方培土固根、浇水施肥,努力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如何帮助企业跨越荆棘之路,勇登成功之巅?南京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实践。

  引才难、育才难、留才难,是不少民企遭遇的现实发展难题。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推出“人才强市25条”,通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建立紫金山英才基金,建成大创园、留创园等创业孵化载体系列举措,分领域实施创新型企业家梯队培育工程,加快培养民企创新创业人才,以政策雨露助力民营企业家大展身手。

  企业需要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大量实践技能人才。在“人力支撑”助民企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市开展各类政府补贴性企业职工培训2.52万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1460.52万元;围绕民企用工引才需求,组织开展校园招聘会87场,提供岗位3.7万余个次;组织联合招聘、驻点招聘、组团招工等活动32场,提供岗位信息1.95万个。

  融资难,也是民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帮助有续贷需求但缺乏短期流动资金的民企,为其提供暂时性周转资金支持,2018年底我市组建10亿元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助力民企降低转贷成本、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今年上半年,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累计实现转贷服务规模超1690亿元,惠及在宁民企近1.5万家,其中,为专精特新企业实现“零成本”转贷1270笔,服务400家企业,转贷金额105.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