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一键直达”送回收 “吃干榨净”变建材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A06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王怀艳

  通讯员 陈文

  《南京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我市2030年前建筑领域将实现碳达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要达到9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达到55%。作为建筑垃圾中的装修垃圾,是资源化利用的短板。记者日前走进高淳区,见证一车装修垃圾如何走上“重生之路”。

  一键下单,装修垃圾直达回收工厂

  家里装修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理?在高淳,只需通过“淳装修”小程序,即可“一键直达”回收再利用工厂。

  近日,高淳区华宸院居民勒女士打开手机,找到“淳装修”小程序。点击“装修垃圾清运申请”,勒女士将个人信息和预计垃圾量等信息进行输入,完成计价和申报。

  “这个小程序上共有3家符合资质的装修垃圾清运公司。”高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一大队机动(渣土)中队中队长王波告诉记者,每一单清运诉求,上述3家公司均可进行报价,由发起居民进行选择。

  考虑一番后,勒女士决定将本单交由南京山湖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处理。次日一大早,该公司就根据勒女士预估的13个立方米的垃圾体量,派来2辆五小工程车。

  与此同时,在高淳区智慧渣土服务平台上,这2辆五小工程车的行动轨迹被实时监控。“我们还要求,五小工程车司机到达目的地、装好装修垃圾发车前要拍照上传到‘淳装修’,以便溯源。”王波说。

  跟随智慧平台上光点的移动,很快,2辆五小工程车到达垃圾资源再利用公司——南京路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给这批装修垃圾称重后,再次拍照上传至“淳装修”小程序,点击“签收”。由此,由勒女士发起的这一单装修垃圾清运最终结束。

  “从发起人到回收公司,我们已实现全链条闭环。”王波介绍,自今年4月中旬“淳装修”上线以来,已帮助471户居民、物业或商铺完成装修垃圾的清运,实现全区装修垃圾全部归入垃圾回收再利用工厂。

  自动化生产,“吃”进垃圾“吐”出建材

  在南京路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高大的厂房内,装修垃圾堆积如山。这些垃圾可谓五花八门,有木条、布条、金属、石膏、混凝土块等,而要实现从垃圾到建材的转变,需要经过十余道工序。

  只见一辆铲车将垃圾铲起,通过钉耙,不时有杂物掉下,这被称为粗选。粗选后的垃圾被另一辆车投入投料口,自此开启变身之旅。而处理线在全封闭的空间内进行分类,包括风选、光选、机器人手臂分拣,从而把轻物质、金属等杂物全部分类挑选出来,最终把纯粹的砖块、混凝土块输送至加工线。加工线上,根据施工需求破碎成粗细骨料和粉末。由于高度自动化,整个流程下来,很少能看到工人。

  “装修垃圾的杂物多,处理过程复杂,相较于拆建垃圾可利用率较低。”南京路港公司副总经理孔敏介绍,筛分的有用物质可以回收,无用的则运至焚烧厂,最终实现“吃干榨净”。

  据介绍,该处置场运营后年均处理垃圾量约在10万吨。而通过分选和加工,再生产品除用于道路施工垫层代替天然石料外,还可生产透水砖、植草砖等绿色建材。在制砖车间,再生粉料自动完成搅拌、成型、切割、输送、入窑、出窑、装车,工人只需操控按钮即可。

  “这些砖已经应用到停车场、人行道等各类项目。”孔敏引导记者来到新交付的小甫头安居小区,门前道路已面目一新。据介绍,道路下方垫层使用的便是再生骨料,而平整的透水铺装人行道砖,则是再生砖。“装修垃圾离开小区时是废品,再回来时,已经是绿色筑路建材,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孔敏说,目前企业与南京嘉翼合作,引入3D打印技术,生产的构件已进入慢城景区,让建筑垃圾再生品走进更广泛的空间。

  打通市场,政府投资工程优先使用再生品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培育16家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和点位,未来还将继续协调推进市级城东及区级江宁、溧水等装修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解决装修垃圾主城运输距离远、郊区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

  在顶层设计上,《南京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全面落实无废城市建设,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近期,市建委、市发改委等8部门更是发出通知,在全市优先推广政府投资工程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品,在适用部位使用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

  8月26日,南京市绿建中心(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中心)在市公建中心组织召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产品推广应用政策宣贯会,一批再生资源处置企业和产品集中展示。据了解,市公建中心在南部新城和雨花台区代建项目累计应用建筑垃圾300余万吨。目前,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中心已公布第一批符合要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产品名单,它们将奔赴各个项目,重新“上岗”为城市建设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