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街道闲置资产“苏醒”,吞吐“生命物资”
日期:09-02
本报讯(通讯员 邵婷 记者 夏思宇) 经过紧张的药品冷链存储“零时差”搬迁,近日,原西厂门商场迎来“新生”。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创新盘活该地块闲置资产,为辖区重点医疗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打造门诊药房、药品仓储库以及实习生综合保障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占地1800平方米的药品仓储区开始吞吐“生命物资”。
记者了解到,原西厂门商场地块总高5层,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因片区发展原因和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外立面、内墙以及地面破损严重,亟待整理激活。
距离该地块仅2公里的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自2015年启用后,填补了江北地区长期以来缺少公立三甲医院的空白。此次大厂街道与中大医院(江北医院)达成合作共识,助力该闲置地块发挥其应有价值。
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300万元,通过系统实施建筑立面改造、结构加固、新增室内室外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升级、电力增容等系列工程,建成1800平方米标准化药品仓储空间。二期工程已同步开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便于后期能尽快进场施工。
作为街道资产焕新、民生保障的创新试点工程,改造项目启动后,面临多部门跨条口沟通难度大、老旧商场建筑结构复杂等挑战。
“街道始终秉持‘事不过夜’的攻坚精神,加强多部门统筹调度,先后5次磋商修改工程方案细则,尽最大限度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大厂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项目攻坚小组全力做好服务前置,比如提前对接电信部门同步实施光缆铺设,确保新址启用当天即实现网络全覆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将原定90天的工期缩短至45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