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市民游客从“看景”到“入戏”

日期:08-30
字号:
版面: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演出现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本报讯(记者 鲁舒婷) 8月29日晚,在熙南里景区“廿一熙园”,南京市越剧团带来3出折子戏:《红楼梦·读西厢》《天女散花》和《碧玉簪·送凤冠》。

  18时30分,距离演出还有15分钟,青砖黛瓦间,仿古戏台上,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戏台下,现场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买了站票,大家都在耐心等待。

  3出折子戏均由市越剧团青年演员演出,分为3个场次,每场时间为半小时。其中,《红楼梦·读西厢》讲的是贾宝玉赏读《西厢记》之际,碰巧被林黛玉碰见,二人一同读书,谈笑中互相吐露真意;《天女散花》选段中,天女携花篮来到维摩居士室中,把花片撒在诸人身上;《碧玉簪·送凤冠》讲述了王玉林得中状元,手捧凤冠霞帔向夫人李秀英赔礼道歉,几经父母长辈劝慰,最终李秀英原谅丈夫,得以阖家团圆。

  半个小时后,第一场演出结束,观众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意犹未尽。

  “我们是从福建来的,买了最早场次的票。我觉得越剧好像一杯清茗,越是细细品味,越有一种清香,回味无穷。”游客程亮说,看完越剧后,他们在景区逛了很久,还品尝了南京的特色小吃。

  熙南里戏曲文化氛围浓厚,为进一步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街区先后联合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推出“甘宅雅韵”博物馆精品夜游,联合江苏省演艺集团推出“廿一熙园·评弹书场”。同时,街区利用原有的戏台资源,把室内剧场搬到室外,打造江南园林式小剧场,将建筑美和曲艺美融合。 

  为了给市民游客端出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熙南里街区与正在拓展发展空间的市越剧团不谋而合。“我们要积极融入文商旅融合发展大潮,通过驻演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以更时尚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市越剧团团长李晓旭说。

  据介绍,8月15日晚,“廿一熙园”的越剧首场开场爆满,很多市民游客“站着听完”,还有不少人立即在后台询问下一次的开演时间。 

  “我们带着越剧走进熙南里、老门东、瞻园等多个文旅空间,未来还会去往更多地方,让越来越多的人从‘看景’走向‘入戏’,了解越剧,爱上越剧,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李晓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