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呈现一席令人惊艳的随园宴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B04版:风雅秦淮       上一篇    下一篇

  □ 余语

  人生百味,不过一席随园宴。

  袁枚是乾隆年间的诗坛领袖,也是历史上以会吃著称的文人,他辞官归隐,却把日子过成了诗。他不仅是美食家,更是生活美学的倡导者。他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却反对铺张浪费;他追求美味,却更看重饮食背后的情趣与境界。《随园食单》不只是食谱,更是清代文人的雅致生活范本。

  《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是一部解读清代美食家袁枚及其经典著作《随园食单》的作品,精选食单中40余道菜肴和茶酒,从粤菜的鲜、官府菜的雅,到武夷山茶、兰陵酒等,呈现一席令人惊艳的随园宴。

  作者从食材甄选到烹饪技法,解析袁枚的饮食哲学,看他如何将生活美学融入一饮一食。食材要应季、用料要精确、火候要精准、搭配求和谐。从龙井到花雕,茶叶保存中湿度的把控、烧酒的“以狠为佳”,宴请时反对堆砌名贵食材、讲排场等,袁枚“茶酒哲学”及宴客之道的背后是对风雅生活的极致讲究。

  袁枚23岁中进士,没做几年官34岁辞官归隐,建了随园,吃遍江南,写下让后世“吃货”膜拜的《随园食单》。作者透过食单解析烹饪的哲学——袁枚用一桌菜讲透待客之道,比如“戒耳餐”,批评贪图名贵食材的虚荣行为,认为“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用大碗盛淡而无味的燕窝不如碗中放明珠百粒;“戒目食”,反对量多、讲排场,40余道菜的宴会,回家后仍需煮粥充饥,因菜品粗制滥造。这种对一只碗、一席宴“不将就”的讲究,背后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礼仪与审美。

  冬瓜燕窝汤讲究“以柔配柔、以清入清”、鳝鱼需“现杀现烹,现熟现吃”、卤鸭必先“去骨”等粤菜做法,从食材选取到搭配均精细得很;豆腐蛏汤之称绝在于蛏子的肥美,风肉的精妙在用盐比例,猪蹄髈神仙肉的关键在两钵合之……官府菜制作也深刻蕴含袁枚的烹饪哲学。

  冒死吃河豚的同窗好友蒋和宁、获康熙御赐豆腐秘方的老宠臣、与之惺惺相惜的郑板桥……全书串联起袁枚与30多位名士的宴饮轶事,描绘他辞官隐居后以随园为中心展开的社交生活,透过名士宴饮看清代官场与民间的社交生活和世相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