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南京工行“金陵农园保”助力农户做强特色农产品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A06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挂在藤间,这不仅是大棚里的丰收景,更是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村民的“庭院风景”。全国劳动模范周福安以自己的合作社为平台,通过“一棵葡萄 一个梦想”项目为困难户在院子中种植葡萄。收获时节,种植户可自主出售,如果卖不掉,周福安所经营的合作社将按市场价收购。每个参与计划的种植户,实现每年增收千元。

  然而,随着人工成本、土地改良费用、土地租赁等成本上升,叠加近两年来阳光玫瑰葡萄价格波动,今年年初,周福安的合作社遇到资金周转困难。南京工行在了解情况后,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强化金融资源协同,为其纾困解难,助力其合作社稳效益、增收入。

  “不论是农业型企业、合作社、养殖户还是家庭农场,只要符合‘金陵农园保’业务的准入主体,支行搜集齐农业主体相应的贷款资料后,立即报送南京分行审批。终审通过并收到江苏信保南京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信保公司’)出具的担保函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完成放款。”南京工行普惠业务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

  惠农贷款产品为翼

  让全国劳模的梦飞得更远

  芦蒿是八卦洲的“特产”,它以独特的口感赢得消费者青睐。2007年,土生土长的“洲民”周福安结束在外打工的生活,返乡承包土地,一头扎进土地。

  眼见村里老人们无力耕种而荒废的土地,他心中涌起一股劲儿,将100 多亩土地集中流转,成立了“南京缘派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缘派”),这不仅让闲置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也解决了地方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但单一蔬菜产品无法支撑合作社的长远发展,他又种植菊花脑、马兰头、枸杞头等具有特色的绿叶菜,为更多本地人带来就业机会。

  蔬菜损耗大、不易存储的特性,制约了合作社效益的提升。为增加全体社员的收入,2013年,周福安与高校专家合作,引进并栽种阳光玫瑰葡萄。该葡萄得到市场认可,吸引不少外地大客户前来采购,合作社也吸纳了更多社员,合作社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一千余亩。

  “做农业我很认真也很讲究。”年近六十却依旧干劲满满的周福安这样说。多年来,他坚持使用有机肥提升土壤的有机质成分,投入的8000多万元大多“藏”进了土里,“金土地”也结出了“金果子”。在他看来,做农业要有情怀、有良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以牺牲品质为代价。

  然而,合作社发展的道路上布满了挑战。土地改良费用高,用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随着当地人年龄增长,能从事农活的人员逐渐减少,从外地招工人工成本增加,技术成熟的人员费用一天高达七八百元。更令人头疼的是,近两年,阳光玫瑰行情不佳,曾经的“金果子”价格下跌。为此,周福安把资金投入到葡萄的深加工研发中,计划通过提升附加值来弥补损失,这却导致去年年底给工人发工资时出现了资金周转难题。

  就在这时,南京工行推广的“金陵农园保”产品“救了他”!去年年底,周福安申请了该产品,工行南京分行岱山新城支行负责人徐建伟立即到农场调研。令人惊喜的是,春节前三天,200万元的款项顺利到账了。这笔钱不仅让工人们安心过年,更保障了产品深加工研发的持续推进。目前,周福安已与食品企业合作研发出果汁、冻果干等产品,预计相关产品将在今年陆续上架大型商铺。

  一颗葡萄,撬动了合作社的多条发展路径。如今,合作社还开展了劳动主题研学活动,后续计划建设乡村民宿,让更多人走进这片和美乡村。“有了这样的惠民金融产品,以及南京工行的服务,我做民宿也更有底气!” 周福安的笑容里充满了信心。

  多年来,周福安毫无保留地分享果苗和种植技术、参与 “一棵葡萄 一个梦想” 项目、在全国建立多个示范园……这些努力也让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创业之星等多项荣誉。

  “是荣誉更是责任!我要让梦飞得更远,帮助更多的人。”周福安的话语坚定而有力。而“金陵农园保”惠民产品,就像一双有力的翅膀,助力这位全国劳模的梦想飞向远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以金融担当护发展

  不因小项目而 “缺席”

  每个藤上的挂果量不能过多、干农业也要做田间“科研”、没有乡土情无法将合作社运营好……自去年9月南京工行在全辖内积极推展“金陵农园保”以来,工行南京岱山新城支行负责人徐建伟在与农户对接该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实现了从一个对农业知识毫无了解的“门外汉”到“半个农业人”的蝶变。

  “没接触缘派之前,真想不到一片土地的投入居然有千万元,这与制造业的投入差不多了!如果没有热爱,合作社肯定是干不下去!”徐建伟深有感触地说。农业产业投入大、产出慢、回款慢的特点,使得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往往十分迫切。今年年初,徐建伟通过与其他合作社的接触了解到缘派需要约 200万元的资金,进一步交流后得知,这笔费用将用于发放工人工资。

  在与缘派负责人周福安的接触中,这位集国家、省、市多项荣誉于一身的劳动者,其务实担当的人格魅力打动了徐建伟。确定贷款意向后,徐建伟先后五次深入农场实地考察,全面掌握经营状况,核准信息后迅速完成放款。今年春节前三天,贷款精准到账,周福安由衷地为南京工行“速度” 点赞。

  “金陵农园保”推出以来,南京工行已为多家农业经营主体送去金融“活水”。去年10 月 31 日,南京工行与南京信保公司携手,为南京市东三乡农产品专业合作联社(以下简称“东三乡合作联社”)发放400万元贷款,这也是南京市落地的首笔 “金陵农园保”业务。

  东三乡合作联社专注于中央厨房与净菜加工领域,然而在设备采购、技术升级和场地扩建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需求。在得知“金陵农园保”产品后,东三乡合作联社负责人第一时间联系徐建伟申请贷款。“几周内这笔贷款就到账了,犹如一场及时雨解了燃眉之急,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加工能力,更让合作社发展的脚步更稳、底气更足。”该负责人满心感激地说。

  近期,徐建伟又“跑到”六合区,为南京百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一笔200万元的贷款。“该公司修建一条上山的路花费百万元、果园围网几十万元、鱼塘专业设备又是一大笔投入。”徐建伟感叹道,做农业会“上头”,而金融要彰显担当,不唯效益论,只为农企 “解近忧”!

  200万元到 400 万元额度不等的贷款,或许是“小业务”,其“投入产出比”并不高。但以徐建伟为代表的南京工行员工,却沉下心深耕“三农”金融服务,不忘金融守护农业发展的初心,持续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的信贷支持。南京工行“不因项目小而缺席”的坚守,正为农业发展的“大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工行产品服务台:

  政金合作普惠金融,

  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来,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破解“三农”领域的融资难题,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政策性农业贷款“南京方案”。去年10月,该局联合江苏信保南京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金陵农园保”惠农贷款产品。

  该贷款品种推出后,南京工行立即组织辖区支行开展政策宣导和产品培训,确保全员吃透政策,全力推动政策性惠农贷款产品精准落地、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去年10月31日,南京工行落地了“金陵农园保”业务全流程的首单,这为后续业务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为提升服务质效,南京工行在业务办理中与南京信保公司紧密联动,第一时间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梳理优化贷款流程,严把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各环节,确保贷款高效安全投放。

  “去年年底为缘派办理的‘金陵农园保’业务,是我们与南京信保公司合力,成功解决了缘派的资金难题。贷前我们联合信保公司工作人员上门调研,核实经营情况,根据合作社的经营实力制定了初步融资方案。”徐建伟称,为了尽快落实贷款,团队加班加点完成贷前调查报告,确定贷款融资方案,并与南京信保公司达成一致后并报南京分行审批。贷款发放后,5 个工作日内完成南京金服平台信息录入,全面落实担保措施。

  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增收,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持续注入。目前,南京工行已与栖霞区、江宁区、溧水区、六合区和高淳区等区农业农村局建立紧密对接,全力服务辖区内农业大户和农企发展。

  冯志伟  陈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