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在线“体检” 病害远程“诊断”
日期:08-26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
更换受损的弹性元件、复位变形的吊钩……连日来,在湖北荆州长江大桥,江苏领跑梦毛勒智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跑梦”)的工程师团队马不停蹄地对桥梁伸缩缝进行“手术”,让它尽快恢复“健康”,更好地保障通行安全。“‘医院’及时发现病症,我们提前介入,真正防患于未然。”现场负责人吴兵说。
啥“医院”能查出桥梁伸缩缝的“病”?带着这一疑问,记者走进位于六合区马鞍街道的领跑梦,发现这里还真有一家“医院”——伸缩装置医院,专门为桥梁伸缩装置“把脉开方”。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桥梁伸缩装置是桥梁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在梁端构造薄弱位置,使得桥梁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移动车辆荷载等作用下能自由伸缩,如同灵活的“关节”,承载着车辆通行带来的冲击。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与持续荷载,这些“关节”难免面临磨损、老化甚至故障等问题。以往,桥梁伸缩装置安全与否主要通过日常巡检、定期检查两种方式来判断,但无法动态把握其健康状态,且容易漏检伸缩装置中的关键部件。
作为一家专注于桥梁装配式智能减振降噪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领跑梦依托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协同攻关,研发出智能远程在线自诊断专家系统,并在前不久启动运营伸缩装置医院。
该院院长陈捷告诉记者,智能远程在线自诊断专家系统融合深度学习AI算法与声发射技术,建立了全球领先的伸缩装置病害声纹数据库,通过实时采集伸缩装置运行声纹,并将之与数据库智能比对,能够远程预警、精准诊断早期病害,实现“检测—修复—维保”智能化管理。
“这就相当于给我们配了‘听诊器’,坐在办公室就能在线监测,从细微的裂纹检测到复杂的性能评估,精准捕捉桥梁伸缩装置的每一处‘不适’。”陈捷一边说,一边点击进入该系统。记者看到,系统内,位移监测、声纹识别监测模块有序排列。打开声纹识别监测模块,一个犹如心电图的图像映入眼帘。“每当车辆通过伸缩装置,波纹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波纹出现突变且持续一段时间,或超过一定阈值,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我们‘不漏诊’。”陈捷告诉记者,除了远程“诊疗”,他们还会安排工程师前往现场查看,综合研判,确保“不误诊”。
近日,陈捷在“医院”发现荆州长江大桥伸缩装置的“心电图”出现异常,现场检查发现装置中的吊钩变形、弹性元件损坏,经“会诊”拿出“诊疗方案”后,工程师团队“照方抓药”,伸缩装置有望几天内恢复“健康”。截至目前,医院还为济南黄河二桥、上海徐浦大桥等多座桥梁的伸缩装置开展线上“体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