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退伍老兵张峥嵘:
公益创业,守护最美“夕阳红”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07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道军

  实习生 曾丹

  “秋老虎”持续发威,南京高温不退。鼓楼区宝塔桥街道方家营社区里,张峥嵘每天带领团队,将两三百份清凉的绿豆汤送到特殊困难老人家中。

  这份“送清凉”,已坚持近两个月。对张峥嵘而言,这只是他十年公益养老的缩影。

  张峥嵘,1992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曾服役于武警护桥部队。退役后,他曾在南京从事住宿服务行业。2015年,张峥嵘创办了仁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始公益创业,为老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张峥嵘告诉记者,创业之初,所有的养老服务都是从头学起,像烧饭、送餐、护理等服务都是亲力亲为。

  多年如一日地用心服务,让张峥嵘赢得了老年群体的深深信赖。上个月,在燕江园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张峥嵘带领团队成功地将71岁的孤寡老人张华(化名)转至新的养老院。转运途中,老人情绪紧张不安,张峥嵘和几位同事耐心安抚,最终让老人平静下来。抵达接收养老院后,张峥嵘并未立即离开,而是细心陪伴张华熟悉新环境与设施,确认老人适应良好后,才放心离去。“老人们对我很好,我也对老人们好。”张峥嵘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心声。

  “每一次服务老人,特别是老兵,都给了我们坚持下来的勇气和决心。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服务老人‘绝不打折’。”这是一位老兵的承诺。

  这些年,张峥嵘还把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他养老之外的另一份责任。他以武警护桥老兵身份,讲护桥故事,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如今,仁爱养老在南京小有名气,目前拥有5家养老服务中心,每月服务老人数百人,每年提供服务次数十万次,已惠及鼓楼区宝塔桥街道3个社区。

  从守护大桥到守护最美“夕阳红”,张峥嵘把军人的坚韧写进每一次敲门、每一碗绿豆汤里。“只要老人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