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技术中立”不是偷拍软件的挡箭牌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05版: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 裴桐

  表面上,是在正常浏览网页、查询地图信息,手机摄像头却已在暗中运行;然而,偷拍的画面素材不会出现在手机相册,只能通过软件内部特定路径查看……近日,多家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主流应用商店中,存在大量具备偷拍功能的App,部分软件甚至打出“以最隐秘的方式捕捉每一个瞬间”的宣传语,明目张胆地宣扬其隐秘拍摄功能,挑战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从公共场合到私人空间,从商场试衣间到酒店客房,近年来偷拍事件屡屡发生,造成个人隐私泄露,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有网友直言,这些隐秘拍摄软件暗藏风险,实则是给不法分子“递刀子”“行方便”。面对舆论质疑,部分App的开发者和运营厂商却以“技术中立”为由推卸责任。他们声称,软件本身只是具备拍摄功能的工具,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的动机。例如,这些软件可用于工作纠纷、家庭暴力时的“紧急取证”,如果用户恶意滥用,责任不应由开发者承担。

  这种看似有理的“免责声明”,是对技术伦理的曲解,更是对法律边界的刻意模糊。

  仔细审视此类偷拍App的设计逻辑便会发现,其核心功能围绕“不让机主本人知情”而展开——将界面伪装成日常工具,偷拍时屏幕保持黑屏状态,拍摄内容仅存储于软件内部……这样的技术设计,为非法偷拍行为提供了便利。对此,软件开发者不仅不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反而刻意强调其“技术中立”,其实是对偷拍侵权的默许与纵容,最终也无法逃脱自身责任。

  技术中立并不等于技术使用行为中立,决不能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我国法律规定,严禁任何组织、个人非法收集、存储、使用他人个人信息。遏制偷拍App的蔓延,必须建立全链条的严格监管机制。在平台审核环节,要强化对App功能的审查,消除其中可能存在的界面伪装、隐蔽拍摄等风险功能;在日常监管中,相关部门需加大对非法App的排查力度,对已上架的偷拍软件及时下架,并追究开发者与运营方的法律责任,从源头上遏制违法使用侵权行为的发生。

  归根结底,只有让技术创新始终行走在法律与伦理的轨道上,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福祉与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