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楼小二”时刻在线,入驻企业“天天见”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安琪

  通讯员 宁发轩

  编者按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今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上月,2025年南京经济“半年报”出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南京民营经济稳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全市各部门、各板块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聚焦《南京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扎实有序推进各项任务,推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今起本报推出“来自南京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的报道”,组织记者深入企业科技创新、生产经营和政府相关部门服务发展一线,生动展现全市上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新气象。

  连日来,章舒曼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但她仍然抽空带上建邺高新区企业服务部精心设计的贺卡,来到自己所负责的楼宇送上祝福。这一天,是楼内民营企业江苏启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宏控股”)在建邺高新区注册落地5周年的日子。

  近年来,建邺区以“建功立邺 到此莫愁”为寓意,提炼出“莫愁”服务理念。“小莫”专员为企业织起服务“莫愁网”,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一对一”为企业提供服务。章舒曼就是建邺高新区管委会招商条线的一名“小莫”专员。从2022年6月至今,她在负责招商工作的同时,担任“小莫”专员工作也三年有余。“入职没几天就派给我一栋楼,那时候,面对楼里86家陌生企业,心里全是忐忑,现在我与大多数企业都像朋友一样。”

  “你们近期的营业情况怎么样?有什么园区可以帮忙的?”“下一步有没有新的板块和计划呀?”章舒曼分享,最开始的半年,她一有碎片化时间就去自己负责联系的楼里跑跑。“我和所有企业都建立了联系,把企业负责人、行政负责人等都拉进一个微信群。让他们知道遇到问题要找谁,这很重要。‘小莫’就是为企业量身打造的‘专属客服’。”如今,在建邺高新区每栋楼一层大厅的显眼位置,都挂有“小莫公示牌”,包括“小莫”专员的姓名、服务电话、职责等信息,让“楼小二”天天见!

  去年7月,启宏控股紧急联系章舒曼,说在业务上急需办理“废纸跨省转移备案证”。这项业务她完全没有接触过,但立刻通过各类渠道搜索信息,了解到对应的业务名称为“固体废物跨省利用(临时)备案”,然后找到市生态环境局的联系电话为企业咨询具体的办理流程;再联系对应区局有关业务科室,历经10多天,最终帮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我想这也是‘小莫’的一项优势,我们对政府工作体系比较了解,找什么部门协调,流程怎么走,我们都是专业的。”

  章舒曼介绍,她所负责的楼宇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每次走访,不仅要听他们说什么,更要看他们需要什么。“有一次走访时了解到,一家电子科技公司在落地园区一年后,营收就达到了规上企业纳统标准,我立即主动协助申报,为企业争取了相关激励政策。”为闭环管理企业诉求,“小莫”走访楼宇企业后,一方面,会在园区内部办公系统上填写“小莫日记”用以记录收集来的企业诉求;另一方面,园区每周都会召开“小莫”工作例会,集中处理协调诉求的办理情况。遇到一些不易当下解决的诉求,章舒曼则会将心比心,一起坐下来聊聊天、喝喝茶,听听企业的“心里话”,再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

  今年以来,建邺高新区举办了16场“小莫讲楼宇”主题汇报活动。每位“小莫”都扎根楼宇、盘清家底、摸排资源,发现了不少潜在的优质企业,有的可以培育为规上企业,有的具备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潜力。通过“盘”楼宇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对企业的熟悉度,也碰撞出新的可能性。“之前有的企业还要到处寻找上下游客户,现在通过我们举办的各种行业主题活动,发现原来园区里就有这么好、这么合适的企业,从而促进业务发展。”章舒曼说。

  今年,建邺区还特别上线了“AI小莫”,作为建邺区数字政务服务的统一客服,全新升级的“小莫”AI窗口依托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学习能力,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知识中枢”。同时,加强对“小莫”在经济、招商、科技、企服等各领域专业培训,提升沟通协调、资源整合、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有问题,找‘小莫’!”一次次全面高效精准的服务为“小莫”队伍赢得了值得信赖的口碑。

  【全市服务档案】

  确保民企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服务企业,贵在贴心。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努力将战略发展机遇转化为企业发展红利,打造高效服务体系,听企业诉求、帮企业解忧、促企业发展,让每个企业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热度。今年上半年,市发改委会同各部门、各板块办理国家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以及民企座谈会收集的民企诉求75件,推动问题办理闭环管理,确保民企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与此同时,市发改委还在统筹推进《南京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贯彻落实的基础上,聚焦企业关切及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印发《关于落实促进我市民营企业发展若干工作举措的通知》,以七个方面的措施实现对企业发展的“精准关怀”。

  提升“企业感受度”,各板块也不遗余力。江北新区编制《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单独制定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工作举措,给企业吃下“定心丸”;栖霞区建立“前端对接—中端跟进—后端评估”全流程机制,确保各项服务举措取得实效;高淳区努力营造近悦远来成长圈,区科创中心打造的“淳创咖啡厅”,既是休闲咖啡厅,也是人才科创金融服务驿站、青创空间,“咖啡厅”内每年举办项目路演、创业投资、银企对接等专场活动20场次以上,常态化为人才企业提供政策法规、财务金融、成果转化和加速成长等方面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