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丹
家风正则党风清、政风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在这一历史性变革中,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细胞工程”,发挥着固本培元的关键作用。当前,我们应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家风建设,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个维度协同发力,让优良家风成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支撑,成为涵养清正党风政风和良好社会风气的源头活水。
注重家庭,筑牢廉洁从政的“前沿防线”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党员干部价值观形成的“第一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近年来,一些腐败案件暴露出“家族式腐败”问题,警示我们必须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筑牢廉洁从政的家庭防线。
深化家庭廉洁建设。牢牢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求领导干部切实担起廉洁家风建设的责任;鼓励领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持续筑牢家庭廉洁防线。同时,基于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家庭廉洁档案,记录家庭重大资产、家庭成员从业、投资等重大事项变化情况并动态更新,作为监督执纪的重要依据。
完善家庭监督机制。加强“八小时以外”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发挥社区党组织、邻里群众的监督作用。推行“社区廉洁观察员”制度,聘请退休干部、老党员担任监督员,通过社区走访、家庭座谈等方式,及时反映领导干部在社区的表现。同时,善用大数据技术,建立领导干部社交圈、生活圈分析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家风苗头。
强化家庭关爱服务。建立干部家庭困难帮扶基金,对突遇重大变故的家庭给予及时救助。设立“干部家庭心理服务站”,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疏导。定期举办家庭亲子活动、健康讲座等,增进组织关怀。
注重家教,扎紧修身齐家的“教育藩篱”
良好家教是良好家风形成的根基。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为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家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开设“新时代家风云课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在线授课,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开展“廉洁家书”征集活动,每年评选优秀家书汇编成册并分发阅读。
突出教育重点内容。基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著的《清风传家》《严以治家》等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读本,定期组织学习;建立“家风警示教育资源库”,收集整理典型案例视频资料,定期开展视频警示教育;开展“传统家训诵读”活动,精选《朱子家训》等经典篇目定期开展诵读活动。
引导领导干部带头订立家规家训。结合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根据自身家庭情况制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家规家训,明确子女、亲属行为规范,常态化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家庭氛围。
注重家风,引领崇德向善的“时代新风”
家风建设不仅是党员干部的个人修养问题,更是影响全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课题。要以优良家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弘扬红色家风典范。深入挖掘红色家风资源,系统整理革命先辈的家书、回忆录等一手资料,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可检索、可共享的红色家风资源库;通过在党校课程中设置红色家风专题课程、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家风教育基地等方式,将红色家风宣传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通过树立标杆,引领广大家庭学习先进事迹,形成崇尚廉洁的良好风尚。
推动家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优化廉洁阵地,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服务中心等打造特色社区廉洁阵地,通过家风文化墙、家庭故事馆等廉洁空间建设,将家庭价值理念转化为社区公共空间的集体记忆,使居民在日常交往中完成对家风文化的潜意识内化。同时,通过构建“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网络,将家风要素渗透到青少年社会实践、职业伦理培训、社区议事协商等治理环节,使孝亲、诚信、睦邻等家庭美德转化为基层自治的规范,形成以家风涵养公序良俗、以家庭文明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格局。
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在各大主流媒体开设“清廉家风”专栏,制作播出家风主题公益广告、纪录片、综艺节目等,加强家风建设宣传力度。同时,要善于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扩大传播效果。相关部门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主题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大赛、优秀家风故事线上展播、廉洁治家典型事迹宣传等,提高全社会家风建设关注度。
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长效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修身齐家,以优良家风涵养清正党风、淳朴政风,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单位:中共高淳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