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上周日晚,“苏超”南京队与盐城队的比赛给很多南京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不过,大家的朋友圈里除了圆滚滚的足球外,还有圆滚滚的它——
“请问看台26区怎么走?”在南京奥体中心东入口检录区,带着女儿来观赛的盐城市民李女士蹲下身提问,憨态可掬的“杜杜”立即调出场馆地图,用清脆的语音指引。
8月1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灯火璀璨,“苏超”南京队主场迎战盐城队,吸引大批观众到场。一进入场馆,观众就被两台智慧服务机器人“圈粉”,纷纷上前合影,这是由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研究院联合红山森林动物园以网红白面僧面猴“杜杜”的形象联合开发的。只见“杜杜”圆滚滚的身体,模样憨态可掬,对球迷们的问题更是对答如流。
一名身穿南京队队服的小观众被“杜杜”手中设计精美的文创足球吸引了,询问“这个足球能送给我吗?”“杜杜”思考了一下说:“这是我的小玩具,你喜欢的话可以买一个新的呢。”面对小观众的追问,“杜杜”告诉他可以去红山森林动物园购买。
初登“苏超”赛场,“杜杜”很快成为现场“明星”。“妈妈,它和动物园里的‘杜杜’一样可爱!”跟随母亲来观赛的孟同学兴奋不已,“杜杜”的每次精彩回答都赢得他拍手“点赞”。
当晚,球场上球员全力以赴。而在场馆的各个角落,像“杜杜”一样来自南京本土的一批智能机器人也在忙碌穿梭,它们或是在入口处“站岗”安防,或是在服务台解答观众疑问,用科技力量为这场绿茵对决筑起“智慧防线”,成为赛场外最吸睛的“新伙伴”。
在场馆东入口检录区,亿嘉和的E300室外巡检机器人正灵活转动着顶部云台,红色的红外扫描线在观众身上轻轻掠过。来自盐城的球迷陈先生笑着掏出手机给机器人拍照:“第一次见机器人查安检,比人工还细心,刚才还看到它自动绕开了差点撞到它的小朋友,太灵活了!”
此时,场馆地下变电所内,天创机器人的“天魁1号”人形机器人正进行电力巡检。它四轮八驱的底盘在狭窄通道内平稳滑行,遇到凸起的线缆也丝毫未晃,腰部的机械臂伸展着,精准扫描配电柜上的每一个仪表。
“‘天魁1号’是首次亮相重大赛事,今晚主要负责在变电所这类高压环境中开展巡检,在巡检的精确度以及问题发现的及时性上,相比人工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天创机器人产品创新部总监诸德伟介绍。
观众通道里机器人的忙碌身影同样引人注目。江苏坚米的灵睿P1四足机器人迈着稳健“步伐”,背部托盘上的饮用水稳稳当当,成为勤劳的“搬运工”。志愿者小张拿着平板轻轻一点,机器人便朝着目标看台方向移动,路过人群时自动放慢速度,激光雷达精准避开奔跑的小观众。
一旁的赵大爷凑过来摸了摸机器人的“腿”询问:“这小家伙能爬楼梯不?”话音刚落,只见灵睿P1灵活地踏上了三级台阶,引得周围球迷阵阵喝彩。
在精彩的赛事期间,“环保小卫士”也在忙碌着。亿嘉和J40商用清洁机器人开启“保洁模式”,底部的毛刷高速旋转,洗地、吸尘、拖地同步完成,刚被球迷不小心洒了饮料的地面,片刻就恢复整洁。“J40可以全自主规划智能AI避障,遇到地面水多的情况,会自助把水清洁干净,防止打滑,避免人员摔伤。”亿嘉和机器人项目经理刘升金介绍。
“你看它还会自己找充电桩!”现场保洁员指着远处说——只见J40清洁完一片区域后,自动驶向工作站,完成充电、加水、排污等“自助服务”。刚看完比赛的盐城球迷吴先生特意驻足观察:“有这么智能的清洁机器人帮忙,南京的赛事保障太到位了!”
霞智科技带来的中型洗地机器人Skywalker 50首次亮相“苏超”赛场,主要承担通道地面保洁工作。记者看到,它遇到障碍物可以自动绕行,完成区域清洁后,它自主驶向工作站,开始自动充电、加水排污。
“Skywalker 50在国内有很好的销量,在地铁站得到广泛应用,在欧洲、美洲以及亚太地区也有大量订单,今年订单相较去年已实现翻番,主要应用于海外商超。”霞智科技市场部专员孙显宗告诉记者。
这些“新伙伴”用精准的动作、贴心的服务,让“苏超”体育盛宴不仅有绿茵激情,更有科技温度。“下次来南京看球,我还想找‘杜杜’指路!”离场时,李女士女儿回头望了一眼服务台的机器人笑着说。
机器人产业是新兴数字化智能产业,是数字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典型标志。目前,南京机器人产业已形成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的全链条体系,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近200家,2024年工业产值超过330亿元。南京,正以科技创新为桨、产业生态为帆,在全球智能制造浪潮中驶向更辽阔的蓝海,全力打造“机器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