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骑手友好社区” 畅通“最后一公里”
日期:08-20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
8月18日早晨7时,秦淮区月牙湖街道御水湾花园小区门口,外卖骑手沈丽熟练地将电动车停放在“骑手专属”车位,扫码通过“线上门禁”进入小区。“以前送早单跟闯关似的,找车位、认楼栋得费半天劲,现在保安师傅还会主动指路。”沈丽笑着说。
月牙湖街道会聚了超千名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长期面临在社区开展服务时的诸多困境。街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联合会(以下简称“新工联”)调研发现,“派件最后一公里”的矛盾尤为突出:老旧小区楼栋标识模糊,配送超时、投诉量居高不下;不少骑手因子女假期无人看护而难以安心工作,影响了派件效率。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新业态劳动者的职业发展,更影响着城市服务毛细血管的畅通。”街道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回应这一群体的诉求、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成为推动三方协商的迫切需求。2024年,街道在全市率先成立新工联,打造“宁小蜂驿站”“骑手友好社区”等服务品牌,为后续协商共治奠定了基础。
为破解难题,月牙湖街道成立由街道工会、社区书记、物业经理、骑手代表组成的专项小组,对辖区小区开展“地毯式”摸排,通过GPS追踪绘制“配送难点热力图”,形成《骑手友好社区建设白皮书》,明确“硬件改造、服务升级、治理赋能”三大方向,提出“短期攻坚计划”。今年3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协商恳谈会召开,骑手代表与社区、物业方围坐一堂,就“专属停车位划定”“智能储物柜设置”等展开热烈讨论。经过坦诚协商,各方签订《骑手友好社区共建协议》,一揽子解决方案随之落地。
如今,试点小区里,骑手专属停车位配备了充电桩与雨棚,违停抓拍系统让停车乱象大幅减少;立体楼栋标识牌与线上路线图显著提升了配送效率;物业处增设“雨天快递临时周转区”,配上智能柜与冷藏箱,将货物损毁率降到行业较低水平。依托“宁小蜂驿站”构建的“15分钟服务圈”,为骑手提供饮水、热饭、充电等服务,累计服务超万人次。“假期学堂”则解决了骑手子女看护难题。更令人欣喜的是,不少骑手被选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参与安全排查、反诈宣传,从“服务提供者”变身“治理参与者”,职业荣誉感与社区归属感油然而生。
“‘假期学堂’解决了孩子托管难题,现在能安心跑单,收入明显提高,我还考取了急救员证书。”沈丽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