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日报

86岁奶奶安享夏日诊疗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A04版:经济       上一篇    下一篇

  “奶奶,你肾上是有个囊肿,很小,问题不大,现在B超看起来肾有积水。这个问题以前有发现吗?”

  “没有。我是有糖尿病,血糖高。”

  “你血糖高,肾积水的情况就得注意,还是要再去化验小便,检查肾功能。”

  在南京银城康养君颐东方社区的休息室内,86岁的张奶奶平躺在沙发上,和她对话的是南医大二附院“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巡回医疗队成员——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晨。陈晨操作着一台比巴掌略大一些的超声诊断仪,正在为老人做着详细的肾部超声检查。

  今年6月,南医大二附院启用的2号健康大篷车将移动医疗进一步优化升级,车上配备有掌上超声诊断仪、移动心电图机、车载DR读片系统等设备,车厢内划分有专门的检查区,在保留基础诊疗能力的同时强化了专科检查的精度。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及特殊群体,专科医生携带着便携仪器设备,哪里有需要就可以移动到哪里,这才实现了炎炎夏日,在33℃高温天张奶奶不用出门,躺在休息室,就把检查给做上了。

  和院内传统的大型仪器不同,陈晨手中的掌上超声诊断仪非常小巧,既可以做腹部B超,也可以做浅表部位,操作也是非常方便。超声影像可以传输至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即便在不宽绰的空间内依旧可以实时查看图像,现场就能完成对疾病的一个初步诊断,并提供完整的检查报告。检查效率不亚于院内,单场次可以完成50—80人次专科检查。

  “以前义诊活动,医生到现场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但是有了掌上超声诊断仪后,患者有哪方面的担忧,医生就可以提供哪方面的检查,有了精准的筛查,就有了诊断的依据,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就更加自信。”陈晨表示,特别是城市偏远地区或者就医不便的远郊,在义诊活动中市民对疾病筛查的需求还是非常强烈的。甲状腺、颈动脉斑块、前列腺、妇科、肝胆肾等筛查,都非常依赖超声诊断。

  在君颐东方社区,入住的老人年龄在七八十岁居多,他们行动不便,出门就医是个难题。这次检查完张奶奶非常开心,医生不仅给她做了肾脏B超,还检查了颈动脉斑块,并给予了非常明确的就医指导。“是真没想到,医生能上门来做检查,服务态度还很好。”张奶奶高兴地连说了几个满意。

  同样感到满意的还有韩老先生,老先生之前得过脑梗心梗,长期需要复诊检查,服用药物阿托伐他汀,他最怕的就是药续不上。像韩老先生的担忧,在健康大篷车上就能解决。车上设置有导医台,有5G医生工作站及远程会诊平台,构建了一个移动智能诊室。挂号—问诊—开药邮寄到家可以一站式解决,也能实现“检查—诊断—治疗—转诊”一站式服务,老人上车即入院,再也不用来回奔波了。

  君颐东方国际康养社区院长张晓岚表示,南医大二附院“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巡回医疗义诊活动来到社区后,给老人们提供了极大的就医便利,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社区也和南医大二附院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巡回医疗车每月都会定时来做上门义诊活动。据了解,南医大二附院2号健康大篷车自6月投入使用以来,已经和1号健康大篷车并肩前行,完成了巡回医疗服务24场,足迹遍布鼓楼、栖霞、建邺、玄武、江宁、江北等区,周末出访外市巡回医疗2场。免费筛查心电图85人次,超声67人次。

  “我们能不能用巡回医疗的模式解决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回顾“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走过的4年历程时,南医大二附院党委书记顾民表示,以配备先进检查设备的“健康大篷车”为载体,以基层紧缺专科的专家组成的“轻骑兵”为服务主体,定期前往医疗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及城市偏远社区开展巡回医疗,这是新时代医疗服务模式的一个创新之举,是新质生产力的医疗表达,也是对一心向民的最生动诠释。它用实际行动满足基层健康的需求,用技术搭建便民的桥梁,助力解决医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化作对基层居民的健康保障,筑牢民生幸福的基石。  陈艳萍 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