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忆玲
“争做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清脆的童声响彻荔枝大剧院。8月13日下午,2025年江苏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上,全省29名(组)“新时代好少年”齐声倡议,用自身的故事激励着每一名心中有梦的青少年。
这29名(组)好少年是在各地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宣传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荐、同学互荐、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产生。此次,南京有3名“新时代好少年”入选。
早上8时,来自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的徐妍和妈妈来到录制现场。化好妆,等待上台,这位上过世界级赛场的“冠军”竟然紧张了。
徐妍5岁起接触跆拳道,7岁首次上赛场,如今16岁的她不仅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也是中国中学生跆拳道历史上首个获得奥运积分的学生运动员。
全国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冠军、中国中学生跆拳道联赛冠军、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跆拳道选拔赛冠军、U18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铜牌……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常年每晚3小时的训练、无数件被汗水浸湿的衣服以及从未熄灭的热爱。
“不苦啊,我喜欢!成功本来就是崎岖的,我必须坚持下去!”说到这里,原本羞涩埋着头的女孩仰起了脸庞。她说,自己的偶像是同为南京人、曾夺得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跆拳道项目历史首金的郑桐雨,“我也想有一天能站上最高领奖台,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为国争光!‘新时代好少年’就是不服输,冲着梦想的方向奋力奔跑!”
台上,“新时代好少年”尤子墨接过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馆长张松奎递来的书,两位蝴蝶“发烧友”终于见面了。
尤子墨是南京东南实验学校初二年级学生,同时她也是一名坐拥4.3万粉丝的科普博主。因为好奇“为什么冬天也有蝴蝶”,她开始了探究之路。为扩大监测范围,她和爸爸走进紫金山、老山、横山、牛首山、静龙山、方山、无想山等山林,进行野外蝴蝶监测超过50次,拍摄了超过80种蝴蝶的野外生态照片。
“这是丝带凤蝶的幼虫,它分为1龄到5龄5个阶段,1龄的宝宝还没有我的小指甲盖大呢……”尤子墨常常带一台相机,里面全是“珍宝”,其中就有她在家培育并记录的8种蝴蝶全生命周期演变。尤子墨的爸爸尤煜东说,为拍到蝴蝶破壳而出羽化的过程,女儿每天清晨5时就起来蹲守,对热爱的事从不喊累。
说到下一步的计划,尤子墨毫不迟疑,“当然是继续观察蝴蝶,学习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再通过抖音账号‘蝶影宠虫’把这些成果分享给更多人,让他们也能加入生态保护的行列。”
“新时代好少年”有坚持到底的热爱,有紧跟时代的理想,也有“强国复兴有我”的信心。在南师附中高一学生冯振舟的身上,就汇聚着“新时代好少年”科技报国的志向、文化传承的热忱与奉献社会的担当。朗读倡议时,他的眼眶湿润了,“看到观众席里有很多学生站起来一起念,我真的很激动、很感动。”
相比获得的省科技竞赛奖项,冯振舟更愿意“炫耀”他的各种角色——他曾编排校本历史剧向全校师生宣讲,走进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带着同学一起走访身边劳模,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义务讲解,走进社区呼吁共建文明家园等。
冯振舟说,自己愿意成为乐于奉献、力所能及给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的人,持之以恒地做小事、做好事。将来,他想扎根科技领域,让自己创造的科技成果惠及更多人。
近年来,江苏持续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宣传学习活动。各地各部门注重把“选榜样”与“学榜样”结合起来,组织好少年走进革命历史纪念设施、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等,积极参与主题班会、科技创造、文明实践、红色故事宣讲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身边的好榜样,营造出见贤思齐、共同成长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