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节俭的省钱习惯,可能正在悄悄危害着您的健康。
用饮料瓶装调料
饮料瓶、矿泉水瓶等在设计生产时主要针对水、碳酸饮料、果汁等液体,如果用它来盛放其他液体,可能会因为液体性质的变化而让有毒物质释放变快、变多。
砧板、竹木筷多年不换
砧板是最容易聚集细菌的地方,用完之后用抹布擦一下,或用水冲洗一下,根本洗不干净。砧板处于潮湿环境,外加刀痕,成了细菌的培养皿、霉菌的聚集地。竹木筷子也同理。建议竹木筷子每半年更换,洗完的筷子小头朝上、大头朝下晾干。砧板出现明显凹槽磨损时,赶紧换新。
开封很久的食用油还继续吃
食用油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这是指未开封、阴凉储存条件下的期限。实验显示,食用油一旦开封,3个月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开封后频繁接触空气,油脂会氧化和酸败,危害健康。如果家中人少,最好买小桶油;如果买大桶油,最好用油壶分装。
洗碗海绵用烂才换
洗碗海绵的疏松多孔结构虽有利于吸水和起泡,但也为微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研究显示,洗碗海绵中包含超过118类不同属的362种细菌。定期清洗海绵的效果并不佳。建议每次用完洗碗海绵都要洗净、挤干水分,悬挂放置,至少1个月更换一次洗碗海绵。
不开抽油烟机
厨房油烟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长期吸入油烟还可导致慢阻肺。此外,厨房油烟也是引发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开火前先打开抽油烟机,最好同时打开厨房窗户;炒完菜抽油烟机再开几分钟,让油烟完全排干净。
不粘锅都已刮花涂层还在用
大多数不粘锅的不粘涂层通常是聚四氟乙烯,属于一种合成塑料。当炊具表面和硬物之间有强烈磨损时,可能会形成微小的聚四氟乙烯颗粒,然后被误食。不粘锅出现划痕后最好不要再用。尽量不使用尖锐的铲子,不用不粘锅烹调质地坚硬的食物。
将肥皂头攒在一起继续用
肥皂的主要原料是油脂,在一定温度、湿度下容易酸败,产生酸、醛、酮类以及各种氧化物。将零碎的肥皂头攒起来用,不但去污能力下降,还会成为细菌滋生的“培养基”,通过洗手、洗衣服,将细菌带到人身上。
辽宁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