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营口日报

书香 文明跃迁的核心密码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05版:文明之城       上一篇    下一篇

仲属宁

清晨的自助图书馆、老街的鸟浪主题书店、社区的民营书房、乡村的数字化书屋……营口“城市大书房”的多元图景,勾勒出一座城市与书香的深度交融。从公共图书馆到民营空间,从城区到乡村,这些散布的“文化细胞”,不仅是知识的容器,更成为营口文明跃迁的核心密码。

“城市大书房”的生命力,在于打破“单一化”桎梏,构建“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营口没有将阅读服务局限于传统图书馆,而是引入民营力量补位——书书好城市书房以“普惠开放”为理念,扎根社区打造“家门口的阅读角”,二手书交换、亲子共读等活动让阅读有了烟火气;国有书店则深挖地域特色,鸟浪主题书店用“图书+文创+文旅”模式,让“鸟浪”这一营口符号与书籍共生,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国有与民营协同发力,让“大书房”既有公共服务的广度,又有市场化运营的温度。

而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大书房”始终贴着民生需求成长。市图书馆面对寒暑假“一座难求”,及时增设亲子专区与临时坐席;为视障读者配备盲文书籍与上门服务,让阅读无差别;“通借通还”体系打通城乡壁垒,农民在乡村书屋也能借到城市图书馆的书籍。这些细节没有宏大叙事,却精准回应了不同群体的需求——考研学生能在24小时自助馆夜读,留守儿童能在社区学堂读绘本,村民能靠书屋书籍解决种植难题。当“书房”变成“民生空间”,文化服务便有了扎根土壤的力量。

更难得的是,营口“城市大书房”跳出了“只谈读书”的局限,成为文明新风的培育场。社区书房化身“向阳花学堂”,解决“暑期看护难”的同时,教会孩子关爱老人;流动图书车开进工地与养老院,让农民工与老人也能触摸文化;“辽河之夏”艺术季联动书房,让书香与歌声共振。阅读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与民生服务、文明养成深度绑定,让“爱读书、乐奉献”的风尚融入城市肌理。

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从不只看高楼大厦,更看文化滋养的厚度。营口“城市大书房”的实践证明,当文化空间贴近百姓、多元共生、服务民生,就能让书香成为浸润城市的底色,推动文明从“硬件提升”走向“精神跃迁”。这份以书为媒的智慧,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书香气,这就是文明城市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