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属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成为涵养乡村文明、激活乡村活力的关键课题。老边区路南镇崔家村以“真心祝福胜过天价彩礼”破题,用家风传承筑牢文明根基,靠共治共建凝聚合力,将陈规陋习连根拔起,让文明新风浸润乡野,为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移风易俗,首在“破立并举”,让传统礼俗回归本真。曾几何时,“彩礼多少”“宴席规模”是婚嫁的“重头戏”,高额彩礼让不少家庭承压,甚至拆散有情之人。如今,崔家村年轻人潘搏、卞阳以简单温馨的仪式迎接真心祝福的行为,是农村“破陋习、立新风”的必然结果,婚礼的核心从“物质比拼”回归“情感联结”,恰是对传统礼俗的正本清源。移风易俗不是否定传统,而是让习俗更贴合人心、更顺应时代。
移风易俗,要在“家风筑基”,让文明美德融入日常。“天下之本在家”,崔家村的新风尚,扎根于优良家风的沃土。77岁的房兰芳践行孝道,李文平承“勤俭持家”家风,营口市“十大杰出母亲”戴秀红在困境中坚守“让孩子有文化”的信念,这些平凡故事,比空洞说教更有力量。崔家村通过道德评议会让家风故事“活”起来,与浙江“最美家庭”评选、安徽家风馆建设的思路相通,都是以家庭为细胞,激活乡村文明的内生动力。
移风易俗,贵在“共治共建”,让文明新风长效延续。“众人拾柴火焰高”,单靠少数人推动,移风易俗难成气候。崔家村“组织引领+积分激励+榜样示范”的组合拳,让文明新风有了制度支撑。全国多地亦有妙招。而崔家村的独特之处,在于“真心”二字——不搞生硬禁绝,而是用村民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不追求表面变化,而是推动观念到行为的深层转变。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崔家村的实践,是新时代乡村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从崔家村到全国千万乡村,当移风易俗成为村民的自觉选择,当家风美德融入乡村的烟火日常,乡村文明必将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活水”,让广袤乡野处处洋溢文明新风的温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