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营口日报

蛟 龙(连载一)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6版:辽河湾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图片内容由AI生成

编者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挖掘辽宁“六地”红色资源、生动讲好营口红色故事、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推出精心制作的五集原创红色抗战题材广播剧——《代号“蛟龙”》,已于8月29日正式与广大听众见面。

《代号“蛟龙”》由赵树发小说作品《蛟龙》改编而成。将故事背景聚焦于1934年5月的营川大地:共产党员万龙身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师长王德泰的重托,以“蛟龙”为代号,从吉林辗转奔赴营川,核心任务是联络当地抗日武装头领“老北风”,凝聚力量共赴国难。剧中通过细腻的声音叙事,生动再现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抗日壮举:万龙与“老北风”联手炸毁日寇军需火车,切断敌人补给线;在严密监控下秘密开展地下联络,搭建抗日情报网络;面对叛徒果断执行锄奸行动,捍卫抗日队伍纯洁性;成功截获日寇企图盗取的珍贵文物,守护国家文化瑰宝,让听众沉浸式感受营川军民在抗战岁月中的无畏勇气与家国情怀。

本报从即日起连载《蛟龙》全文,以飨读者。

赵树发

赵树发,男,1964年生于辽宁盖州,198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著有诗集、诗评集、杂文集、曲艺作品集。“小说北2830”成员,营口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营口理工学院文艺导师。

七月流火。燥热的营川大地终于迎来了一场强降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降雨阴森而恐怖,持续而长久。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从早晨一直下到深夜。电光石火中,仿佛一条条厉龙在空中翻滚,让人触目惊心。

第二天,两条比炸雷还响的消息迅速传遍了营川的大街小巷。一条是,在辽河湾的湿地上,有人发现了一具与传说中龙的特征一致的骨骼,长大约十米,头上有双角,而且是鹿角式的角,骨骼旁有大量的鳞片;另一条是,营川火车站的日军军需库被炸,停在火车站附近的日本军列也被掀翻了两节车厢。

坠龙的场地已经被伪警察署用围栏圈了起来。

“退后,退后……”伪警察署的警长大呼小叫地呵斥企图靠近龙骨的人群,引来老百姓阵阵谩骂。一身富商装扮的万龙对伙计模样的千山虎说,这个叫魏殿俊的警长原是东北军的一个营长,“九一八”事变时他正在家里养伤,东北军撤到关里后,他就和部队失去了联系,伪满洲国成立,他被营川伪警察署征召,被委任为警长,据说现在国民党方面也在找他。千山虎问,你是想把他争取过来吗?万龙说,东北军有失土之责,我想他应该有民族大义。

《盛京时报》的一篇报道,让营川坠龙事件继续发酵。这篇报道图文并茂,说一具与传说中的龙极其相似的巨型蛟类骨骼被发现,长约十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脊骨共29节,同时还配发了照片。营川坠龙似乎已成事实。坊间更有传闻,说半个月前,有人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当地老百姓用苇席给它搭凉棚、用水浇,楞严禅寺的僧侣为它作法,几天后天降暴雨,那条龙神秘地消失了。目击者还言辞凿凿地说,它与画上龙的模样一致,有四爪和鳞片,嘴上两条长须,大眼睛凸出,声如牛叫。至于日军的军需库被炸和军列被掀翻,老百姓说,那是日本人缺德事做多了,惹怒了龙王爷,这才坠龙惩罚他们。高田大佐在询问“坠龙事件”时,魏殿俊也以老百姓传言的“龙降酿灾”作答,惹得这位营川关东军最高长官“八嘎八嘎”地一阵怒骂。

营川作为辽河入海口的所在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南接大连、北靠鞍山,与被日本侵略者经营为开拓农场的盘山隔河相望,又与锦州和秦皇岛依海相连。因此,日本关东军在营川的驻防兵力投入了一个联队,包括一个运输中队、三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和一个炮排。“高田联队”的机动性很强,经常被调往吉林一带协助追剿抗日队伍。这样一来,日常维持地方治安秩序就靠伪警察署了。

伪满洲国成立两年多以来,营川城内相对比较平静,一直没有较大的对抗事件发生。这次军需库被炸,使得日军准备运往前线的战略物资化为灰烬,不仅打乱了关东军围剿抗日队伍的行动部署,也为东北抗日队伍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

炸毁日军军需库和运送战略物资的军列是万龙和千山虎潜入营川的第一次精心谋划的行动。好巧不巧的是,居然和营川坠龙撞了个正着。这不仅让万龙和千山虎心中窃喜,也让远在延吉一带领导抗日游击战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师长王德泰看到了契机。王德泰随即发出指令,命万龙化名“蛟龙”,负责领导营川一带的秘密抗日活动,命千山虎配合万龙,协调营川周边的抗日组织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万龙和千山虎都是早期王德泰领导的延吉抗日游击队成员,两人都受过特种兵训练,身手和枪法都十分了得。千山虎是朝鲜族,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派他俩来营川,王德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半年前,万龙和千山虎盘下了营川西关码头的一家店铺,开设茶馆,起名叫“泰顺祥”。据说,这栋小楼建造于清光绪年间,采用砖石结构,水泥罩面,分上下两层。正门的石质门框,既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有西方“巴洛克”建筑特点,看上去是新颖别致的“洋门脸”,魅力十足,颇具艺术价值。万龙把一楼改造成书馆,以卖大碗茶为主。听众到书馆入座,可以边喝茶、边听书。二楼是会客室,一些重要的商务洽谈都在二楼。泰顺祥不仅经营书馆,还销售茶叶,是营川地区的茶叶集散地。

坠龙事件尚未平息,万龙再次接到任务。邓铁梅将军由于被叛徒出卖,在老家养病时被捕入狱,现在关押在奉天监狱。上级的命令很明确:一是锄奸;二是营救。万龙把任务跟千山虎说了后,千山虎面露难色。

“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啊。”

“你去联络老北风,让他们配合行动。”

“老北风?不是辽滨一带的土匪头子张海天吗?”

“对,他们现在打出的旗号是‘讨日抚民救国军’,不久前老北风派人跟王德泰政委联系上了,表示愿意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好么,土匪都抗日了。”

“你负责协助老北风他们行动,记住,是协助,不是指挥。”

“我去当土匪呀?”

“怎么还土匪土匪的,那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抗日的力量,因为现在还不是正规军,所以才需要咱们去协助。”

“我知道了。”

“老北风的队伍鱼龙混杂,你一定要小心行事。”

“放心吧,万龙哥。”

“九一八”事变之前,在辽南一带活跃着十几支“绺子”,其中老北风是最大的一支土匪武装。日军占领东北后,老北风率先举起了抗日的义旗。老北风对手下说:“老子当初选择当土匪,本想效仿张作霖大帅,是奔着升官发财的目的来的,现在鬼子打进来了,国没了,家也没了,还升什么官、发什么财?要不打日本,还有什么人性?还算什么好汉!”他们以密密麻麻的芦苇荡做掩护,多次袭扰日伪军,名震辽南。据说,张海天报号“老北风”也有说道。按照麻将牌的说法,北风是庄家的上家,北风专克本庄。而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关东军总司令叫本庄繁,显然这不是巧合。

千山虎健步如飞,穿行在芦苇荡间。快要接近老北风营地时,突然前面闪出一个荷枪实弹的哨兵。

“站住!干什么的?”

“吃横饭的。”

“吆嗬,还是同道的。干吗来了?”

“找老北风——张海天。”

“好大的口气,我们大当家的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别废话,赶紧通报去。”

哨兵吹了一声口哨,呼啦啦跑过来好几个人,这些人不容分说就要拿下千山虎。仅十几个照面,千山虎就撂倒了四五个。这时候,一把匣子枪顶在了千山虎的脑门上。

“小伙子,身手不错呀!”

“承让啦。”

“我就是老北风。”

千山虎看了一眼眼前这个高大魁梧的中年汉子,马上后退一步,双手抱拳说道:“张司令,小弟千山虎,王德泰将军的部下。”

老北风爽朗地笑了笑,说:“这不扯吗!大水冲了龙王庙,兄弟,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