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载春秋流转,七度春华秋实。从初建时的蓝图绘就到如今的硕果盈枝,营口方大医院在滨城大地上深深扎根,以“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为笔,以过硬的医疗技术为墨,在守护百姓健康的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从“落地生根”到“枝繁叶茂”
筑牢区域医疗“压舱石”
2018年,营口方大医院正式开诊,带着“为滨城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承诺,开启了守护健康的征程。七年来,医院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引擎,从最初的基础科室布局,到如今形成以心血管内科、妇产儿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等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群,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名医团队的“硬核支撑”是医院快速成长的关键。七年间,医院陆续引进多位省市知名专家,组建起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各学科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在复杂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患者筑起了“生命防线”,用实力赢得了“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的口碑。
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为诊疗质量保驾护航。2024年3月,为满足营口地区群众对优质医疗的迫切需求,医院肿瘤综合诊治中心破土开工建设,同步引进PET/CT、直线加速器、大孔径定位CT等“硬核”设备。医院持续投入提升硬件水平,实现从肿瘤早期诊断到精准治疗全流程覆盖,让患者在本地就能享受到与大城市同步的诊疗条件。同时,医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发票打印、慢特病挂号缴费等“一站式”服务,就医流程不断优化,患者满意度逐年提升。
以“患者为中心”
让医疗服务有温度、有速度
“到营口方大医院看病,医生护士都特别耐心,就像家人一样亲切。”这是许多患者对营口方大医院的直观感受。七年来,医院不仅追求医疗技术的“高度”,更注重服务的“温度”。
七年前,新华社客户端现场云播出的《你很了不起,天使在人间!为了这台手术TA们生生跪地一个小时》的消息,引起广大网友的一片赞声。
五年前,泌尿外科与麻醉科密切合作,挑战高龄“禁区”,为百岁老人成功切除膀胱右侧壁生长的巨大膀胱肿瘤。术后,老人要求与医生合影。
三年前,胎盘早剥产妇突发大流血,产科立即启动抢救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多学科通力协作,从产妇入手术室到新生儿娩出,仅用时8分钟。
如今,走进营口方大医院,医院门诊区域愈发布局合理,标识清晰。医院设立入出院服务中心,让患者“少跑腿、快就医”,减少患者排队次数;医院药剂科自助发药机、医学检验科免疫生化流水线的投入运行,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加高效、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夏季全院门诊与医技科室7:30开诊,错峰就医模式开启,有效缓解就诊压力。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正是医院“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
为了让患者少跑腿、好就医,医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行“无假日医院”,周末及节假日正常接诊。七年来,医院门诊量累计突破298万人次,住院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这份认可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的坚守与付出。
勇担社会责任
公益路上的“健康使者”
作为一家有担当的医疗机构,营口方大医院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将公益事业作为践行初心的重要载体。七年间,医院不间断开展“专家下沉社区、企事业单位”义诊活动,让优质医疗资源走近居民身边。
从社区广场到乡村村委会,从企事业单位到学校,营口方大医院医护团队的身影遍布滨城的各个角落。七年来,累计开展义诊活动170余场,为近3万名群众提供免费检查、健康咨询服务。不少百姓通过义诊及时发现病情,得到了及时治疗。
展望未来
以更高标准守护“滨城健康梦”
七年的成绩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站在开诊七周年的节点上,营口方大医院正以更广阔的视野规划未来:持续加强学科建设,引进更多高端人才与先进技术,打造区域内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深化智慧医疗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让就医更便捷高效;扩大公益服务半径,探索“医养结合”“健康科普进万家”等新模式,为滨城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
“守护健康,我们永远在路上。”营口方大医院未来将继续秉承“五个符合”,以开诊七周年为新的起点,用专业、责任与爱心,为滨城百姓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书写更加精彩的健康篇章。
王春颖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