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诗人,学者。历任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中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著有《古代思想与诗的世界》《屈原新论》《白居易诗歌精解》《白居易小传》等书,主编十卷本《中国文学史话》。出版诗集《故乡的歌》《月光下看海》、散文集《岭南随笔》。
郭 杰
春天必来寻访每片落叶
一片枯黄落叶
在萧瑟的秋风中飒然飘飞
唉,这不由自主的历程
显然,它并不知道
自己归宿何在
但风却无所不知
风起于青萍之末
从陡峭悬崖的绿苔石缝
从老树苍枝旁边,蜿蜒穿越
带着神秘自然的使命
让那些终生不为人所看重的
让那些从未绽开花朵的
唉,让那些茫茫人海中
衣衫不整目光黯淡的
都会有一个令人安心的归宿
风把那片枯黄落叶
送入山谷之间,荒野幽静
靠近一泓清澈的深潭
它将在厚厚的白雪下
度过那段漫长冬季
然后滋养出一朵娇艳的红花
落叶不必等待春天
但春天必来寻访每片落叶
犹如寻访我们每个平凡的人
我的心已飞到海上
这一刻,我的心已飞到海上
倾听万顷波涛吟诵的诗行
倾听夕阳下一群群海鸥
在岛屿和浪花之间盘旋歌唱
倾听暮色中群星闪烁的暗语
随着凉爽的晚风悠然回荡
倾听暴风雨远去后的静寂
似乎隐隐蕴含了神秘力量
这一刻,我的心已飞到海上
而我的船还滞留海港
我只能乘着晚风的翅膀
在银白色月光下独自翱翔
鲸鱼喷起了巨大水柱
仿佛撑起踽踽前行的帆樯
我将和茫茫暗夜为伍
直到遇见又一缕熹微的晨光
史诗
——抗日战争期间,一位西方记者和一位中国士兵的对话
你相信
你的贫穷的祖国
会打赢这场战争吗
我相信
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你的家人,都在哪里
你想念他们吗
我的家人,都已死于战火
那么
胜利以后
你打算做些什么呢
那时,我也已战死沙场
赵一曼烈士
你是一位母亲
那童椅里的幼儿
牵动着
你无尽的爱
但你更是
一位不屈的战士
在战场上
在刑场上
漫天风雪呼啸
遮住每一行脚印
遮不住
你射向敌寇的怒火
残酷的严刑
使你遍体伤痕累累
丝毫不能动摇
坚如磐石的意志
面对冰冷枪口
你报以轻蔑一笑
让碧血为民族流尽
化作浩气长虹
遗书上每个字迹
播撒千万种子
在春天的锦绣大地
告慰烈士英灵
杨靖宇烈士
驰骋于严冬的
雪野密林
以钢枪和意志
与凶恶的日寇周旋
将最后一颗子弹
射向敌人
将最后一滴血
滴在祖国的土地上
敌人用刺刀
切开他的胃
那里没有任何食物
只有嚼烂的草根
敌人割下他的头颅
那头颅瞬间化作
不死的铜像
屹立在每个中国人心头
海滩篝火
夜晚的海滩
人们围着一堆篝火
纵情狂欢
篝火噼噼作响
蹿出高高火苗
照红了一张张脸庞
男男女女手拉手
绕篝火旋转
像金蛇飞舞
岸边卷起层层白浪
发出阵阵
摇滚般节奏
啤酒瓶散落沙滩
空中弥漫
烧烤的焦香
篝火熊熊燃烧
让星月之光暗淡
若有若无
海风缓缓吹过来
沁凉透体
心也随之飘起
直到明晨梦破
一个个西装革履
重返矜持之身
车过大兴安岭
无边的森林和草甸
覆盖着
连绵起伏的山峦大地
初秋的阳光下
轻风带来了田野的气息
金色的野菊花
在山坳里自由绽放
湛蓝的天空蓝得出奇
洁白的云彩也白得出奇
这不是童话里的布景
是北国洋溢的一派生机
哦,每一天
都有许多列车
载着无数远方的游人
蜿蜒驶过大兴安岭
留下一声声赞美
和情不自禁的惊奇
我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
心里充满同样的欣喜
当一棵棵白桦树
从车窗外一闪而过
当晚霞如锦绣般
铺满了西边天际
当北斗星在澄澈夜幕上
仿佛触手可及
我甚至来不及赞叹
来不及留下优雅的诗句
但愿这几行信手涂鸦
随林中一片片黄叶
轻轻飘洒在这黑土地
等待冬天的雪落
等待春天的花开
等待夏天的成熟饱满
等待下一个灿烂的秋季
我凝视着那神圣的版图
我凝视着墙上那幅色彩鲜明的地图
祖国像雄鸡迎着旭日放声高歌
屹立在黄河长江流过的广袤疆域
把太平洋和亚欧大陆紧紧连接
随着色彩的板块逐渐拉近
我看到烙着祖辈们脚印的籍贯
看到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许多地方
甚至看到自己出生的那家医院
把红绿黄蓝的图案不断扩展
我看到祖国位居整个世界的中央
以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
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进方向
十四亿血脉相通的炎黄儿女
在这神圣庄严的版图上勤奋耕耘
无论江河大地还是天空海洋
每尺每寸都和我命运与共骨肉难分
赛里木湖畔的夜晚
远方群峰夕阳西下
抖动最后一丝霞光
车轮划过千里辙迹
来到这美丽的地方
看湖面上波光粼粼
空气弥漫草叶清新
山的剪影隐约起伏
全不闻昆虫的声音
远离尘世几多喧嚣
贴近了大地的心跳
每次呼吸充满甘甜
静谧中被天陲拥抱
夜空中闪光的星星
草原上点亮的帐篷
晚风吹动谁的发丝
鲑鱼跳入谁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