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营口日报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健康“杀手”吗?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05版:教育 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暑假期间,耳鼻喉科门诊常有家长咨询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腺样体肥大”作为儿童时期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之一,与孩子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也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顶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堪称“免疫卫士”。它在儿童时期,肩负着抵御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使命,帮助孩子阻挡病原体入侵。腺样体自出生时即已存在,通常在3—7岁时达到生理性增大的高峰。多数儿童在10岁后腺样体逐渐萎缩,成年后几乎消失或仅存少量残留。3—7岁时的腺样体增大多生理性,即体积较正常稍大但无症状,无需治疗,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恢复。而病理性肥大,则因腺样体反复遭受污染空气、过敏原刺激,引发感染、过敏或慢性炎症,导致异常增生,可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此时需及时就医并诊治。

腺样体肥大会带来哪些问题?

鼻部症状:

鼻塞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此时患儿可能会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鼻塞,特别是在夜间平卧时症状明显加重,严重者还可伴有流涕等症状。

耳部症状:

肥大的腺样体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会表现出耳闷塞感、耳鸣、听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耳痛等症状。日常生活发现其对声音反应迟钝,呼之不应或看电视时喜欢调大音量等。

呼吸道症状:

由于鼻塞,患儿常常需要张口呼吸,睡觉时会出现打呼噜、睡眠不安、频繁翻身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呼吸暂停,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导致白天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下降,学习进度较同龄儿童差等。

面容异常:

长期睡眠张口呼吸可能会对孩子的容貌发育产生不可逆性的影响,出现腺样体面容,主要表现为上颌前突、牙列不齐、下颌后缩,进而影响孩子的容貌美观。

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有上述症状该做哪些检查?

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此时在询问病史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后,需结合一些辅助检查来确诊,常见的如鼻咽侧位X平片、电子鼻咽镜检查等。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有哪些?

保守治疗

对于腺样体轻度肥大、症状较轻的患儿,可先采取保守治疗。鼻用激素:能有效减轻腺样体的炎症和充血情况;口服抗过敏药物:能有助于缓解过敏反应;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能有效缓解鼻腔干燥、鼻痂多、鼻涕多等症状,改善通气。此外,应注意增强抵抗力,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感冒发烧,配合合理的饮食、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

手术治疗

如果患儿存在以下情况,则建议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长期张口呼吸或打呼噜声音大,甚至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反复出现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已出现腺样体面容或颌面部发育异常;保守治疗后症状持续加重等。

腺样体切除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内窥镜直视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患儿通常在术后住院观察1—2天即可出院。

现在医学上认为腺样体、扁桃体属于咽淋巴环的一部分,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扁桃体对于4岁以下幼儿来说,是免疫防疫的重要器官。切除后,短期内免疫指标(如IgA水平)可能会出现轻微下降,但人体具有强大的免疫代偿功能,其他淋巴组织会逐渐代偿其免疫功能,通常在术后3—6月内恢复至正常。

相关临床观察认为:与未切除腺样体的儿童相比,呼吸道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全身免疫功能的逐渐完善,扁桃体和腺样体的免疫功能将逐渐减弱。切除病理性肥大的腺样体,对孩子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 付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