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营口日报

营口图书借阅创新高的背后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在盖州市西崴子村举办的农家书屋主题阅读活动。

《辽宁日报》记者 佟利德

编者按

8月21日,《辽宁日报》刊发报道《营口图书借阅创新高的背后》,聚焦我市打造多元化公共阅读阵地、培育领读人队伍、密集开展特色阅读活动等多重举措。报道肯定了我市“把城市建在书房里”的文化理念,为其他城市推动全民阅读、提升文化软实力带来有益启示。现对这一报道全文转发。

书籍是文脉的载体,阅读是文脉的赓续。对于新晋全国文明城市的营口而言,“书香”涵养不仅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更成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

最近,营口市图书借阅量数据新鲜出炉:今年1月至7月,全市各图书馆借阅图书507559册,同比增加10.9%,创历史新高。在多媒体争相斗艳的当下,营口人的读书热情为何不减反增?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多维阅读空间

织密“15分钟阅读圈”

走进营口市图书馆,2.1万平方米的馆舍内,93万册藏书静待读者,近2000个阅览座位中有不少借阅者正在默默阅读。

这个始建于1956年的图书馆,与时俱进多次升级,如今不仅实现“通借通还大流通”,更依托100余台智能借阅设备与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让阅读突破时间、空间边界,满足年轻人的新型阅读需求。因此,该馆年均接待读者稳定保持在100万人次左右,青少年源源不断加入读书大军。

营口市努力打造多元化公共阅读阵地,不仅把全市8座图书馆(含少儿图书馆)共享联动,打造全市“读书圈”,而且把阅读空间从场馆向城市“肌理”渗透。

在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和雷锋新兵连旧址也变身城市书房。此外,营口还建成漂流书房、机关特色图书室和社区、村、学校图书角等各类阅读空间260余个,在公园、广场、社区等人流密集处建成130余个有声图书馆、7个数字化农家示范书屋,“书香营口”催生“书香街角”等新场景,共同勾勒出覆盖全市的“15分钟阅读圈”,让市民转角遇书香、抬头见墨韵。

弘扬领读力量

让“读好书”同频共振

“这本《蔬菜嫁接关键技术》里的种植技巧,特别适合咱们村的土壤,我给大家说说。”在营口盖州市团山街道西崴子村的农家书屋里,“领读人”李程正在为村民讲解涉农书籍。从图书中汲取农技营养,转化为助农生产力,这样的场景在营口644个农家书屋屡见不鲜,(下转2版)